|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2 船舶焊接接头及其维氏硬度测量概述 | 第12-18页 |
| ·焊接接头概念 | 第12页 |
| ·船舶焊接接头的种类 | 第12-13页 |
| ·硬度的概念和发展 | 第13-14页 |
| ·维氏硬度 | 第14-18页 |
| ·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 | 第14页 |
| ·维氏硬度的特点及应用 | 第14-15页 |
| ·维氏硬度的试验条件 | 第15-16页 |
| ·影响维氏硬度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 第16-18页 |
| 3 船舶焊接接头维氏硬度的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 第18-40页 |
| ·测量误差 | 第18-20页 |
| ·误差的来源 | 第18-19页 |
| ·误差的种类 | 第19页 |
| ·误差的表示 | 第19-20页 |
| ·测量不确定度 | 第20-3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 第20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 | 第20-2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领域 | 第2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 第21-22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 第22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22-3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在船舶焊接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上的应用实例 | 第31-38页 |
| ·概述 | 第31页 |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 ·测量数据列表 | 第32-33页 |
| ·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分析 | 第33页 |
|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 第33-36页 |
|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36-38页 |
|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 第38页 |
| ·船舶焊接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船舶焊接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中的方差分析 | 第40-56页 |
| ·方差分析概述 | 第40页 |
| ·方差分析的概念 | 第40页 |
| ·方差分析的种类和思想 | 第40页 |
|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44页 |
| ·数据总波动平方和S_T及其自由度f_T | 第41-42页 |
| ·因素A引起的波动平方和S_A及其自由度f_A | 第42页 |
| ·误差e引起的波动平方和S_e及其自由度f_e | 第42页 |
| ·分解公式 | 第42-43页 |
| ·方差分析 | 第43-44页 |
| ·不等重复试验情形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4页 |
| ·船舶焊接接头维氏硬度测量区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 第44-46页 |
| ·数据列表 | 第44-45页 |
| ·数据计算 | 第45-46页 |
| ·本例的方差分析小结 | 第46页 |
| ·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46-49页 |
| ·数据总波动平方和S_T及其自由度f_T | 第47-48页 |
| ·因素A引起的波动平方和S_A及其自由度f_A | 第48页 |
| ·因素B引起的波动平方和S_B及其自由度f_B | 第48页 |
| ·误差e引起的波动平方和S_e及其自由度f_e | 第48页 |
| ·方差分析 | 第48-49页 |
| ·维氏硬度试验力大小与试验力保持时间无重复试验条件下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 第49-52页 |
| ·概述 | 第49-50页 |
| ·试验数据列表 | 第50页 |
| ·试验数据计算 | 第50-52页 |
| ·本例的方差分析小结 | 第52页 |
| ·Minitab软件在方差分析上的使用 | 第52-55页 |
| ·引入该软件的必要性 | 第52页 |
| ·Minitab软件简介 | 第52-53页 |
| ·使用Minitab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3-54页 |
| ·使用Minitab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论文的研究结论 | 第56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