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研究背景及动机 | 第14-16页 |
·研究对象、目的及方法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19-21页 |
·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生物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理论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研究 | 第30-70页 |
·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 | 第30-42页 |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 第30-33页 |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 第33-39页 |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趋势 | 第39-42页 |
·自主创新理论的概述 | 第42-48页 |
·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42-44页 |
·自主创新理论的提出 | 第44-47页 |
·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 | 第47-48页 |
·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视角 | 第48-54页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 第48-50页 |
·知识经济视角 | 第50-51页 |
·新经济社会学视角 | 第51-52页 |
·系统科学视角 | 第52-54页 |
·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分析 | 第54-70页 |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第54-57页 |
·产业集群创新来源 | 第57-60页 |
·组织变革与集群创新 | 第60-62页 |
·协同学习与集群创新 | 第62-66页 |
·集群创新过程 | 第66-70页 |
第三章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70-87页 |
·产业集群的测度指标介绍 | 第70-73页 |
·产业地理集中测度的相关指标 | 第70-71页 |
·产业集聚的常用衡量指标 | 第71-72页 |
·产业集群的常用衡量指标 | 第72-73页 |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综述 | 第73-80页 |
·技术创新的常用评价指标 | 第73-78页 |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78-80页 |
·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 | 第80-84页 |
·自主创新水平指标选取 | 第80-82页 |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82-83页 |
·集群水平指标选取 | 第83-8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84-87页 |
·方差分析 | 第84-85页 |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8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85-86页 |
·信度分析 | 第86-87页 |
第四章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发展及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 第87-116页 |
·上海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87-97页 |
·上海生物产业发展的成效 | 第89-93页 |
·上海生物产业发展的不足 | 第93-97页 |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 第97-110页 |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 | 第97-106页 |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6-110页 |
·上海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 第110-116页 |
·科技活动情况 | 第110-112页 |
·生物技术项目情况 | 第112-115页 |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集群对上海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效应分析 | 第116-151页 |
·集群对上海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定性影响分析 | 第116-129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与创新 | 第116-119页 |
·生物产业集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 | 第119-123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推动上海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 | 第123-129页 |
·上海生物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129-137页 |
·生物产业集群水平的全国比较 | 第129-131页 |
·上海生物产业创新水平的全国比较 | 第131-132页 |
·上海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国比较 | 第132-137页 |
·集群对上海浦东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定量影响分析 | 第137-149页 |
·上海浦东生物产业概况分析 | 第137-140页 |
·上海浦东新区生物产业集群水平测度 | 第140-141页 |
·上海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状况 | 第141-143页 |
·上海浦东新区生物产业集群对自主创新的定量分析 | 第143-149页 |
·结论 | 第149-151页 |
第六章 张江生物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实证调查 | 第151-164页 |
·张江生物产业集群发展简介 | 第151-154页 |
·问卷设计 | 第154-155页 |
·调研方式 | 第155-156页 |
·样本描述 | 第156-158页 |
·数据处理与数量分析 | 第158-163页 |
·研究假设 | 第158-159页 |
·信度分析 | 第159-160页 |
·集群学习机制的路径检验 | 第160-163页 |
·结论 | 第163-164页 |
第七章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164-175页 |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164-168页 |
·政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 第164-165页 |
·风险投资不足 | 第165页 |
·尚未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 第165-166页 |
·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促进作用弱 | 第166页 |
·集群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明显 | 第166-167页 |
·缺乏龙头企业 | 第167-168页 |
·提升上海生物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168-175页 |
·整合市场与政府职能 | 第168-169页 |
·健全风险资本市场 | 第169-170页 |
·加强产学研合作 | 第170-171页 |
·提高集群对人才的吸引力,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 | 第171-172页 |
·提升行业协会的创新促进作用 | 第172-173页 |
·促进龙头企业的成长,支持大企业的收购兼并 | 第173-17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5-177页 |
·结论 | 第175-176页 |
·展望 | 第176-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附录 | 第184-188页 |
1. 上海生物产业集群创新调查问卷 | 第184-186页 |
2. 张江生物产业调研企业名录 | 第186-188页 |
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88页 |
4.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