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导论 | 第11-24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现实意义 | 第11页 |
2、学术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分家研究 | 第12-14页 |
2、养老研究 | 第14-16页 |
3、基本概念研究 | 第16-19页 |
(三)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第19-24页 |
1、研究对象的背景情况与选取 | 第19-22页 |
2、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研究主题与思路 | 第23-24页 |
二、家庭事务的安排 | 第24-33页 |
(一) 分爨 | 第24-25页 |
(二) 家庭事务的分化过程 | 第25-30页 |
1、厨房的作用与分爨的惯习 | 第25-26页 |
2、分爨行为的便利性 | 第26-28页 |
3、分爨行为的适应性 | 第28-30页 |
(三) 家庭事务中的分与合——家庭义务中的优先权 | 第30-33页 |
1、“洋葱”结构——分析家庭责任和家庭义务的一个有效起点 | 第31页 |
2、环境因素——变化了的环境因素促成人们对家庭责任重新界定 | 第31-32页 |
3、文化因素——家庭成员所共同认知的规则 | 第32-33页 |
三、家庭空间的安排 | 第33-44页 |
(一) 居住模式 | 第33-34页 |
(二) 独子家庭空间的分化过程 | 第34-42页 |
1、居住意愿 | 第34-35页 |
2、意愿距离 | 第35-36页 |
3、家庭支持的分化——独立于居住安排的效应 | 第36-38页 |
4、家庭网络的分化——旧网络解体,新网络显现 | 第38-40页 |
5、家庭分配的分化——礼节性馈赠增多 | 第40-42页 |
(三) 分开居住后的效应认知 | 第42-43页 |
(四) 影响炊灶安排和居住安排的直接导因和文化依据 | 第43-44页 |
1、直接导因 | 第43-44页 |
2、文化依据 | 第44页 |
四、家庭财产安排和养老安排 | 第44-59页 |
(一) 分家标准简单梳理 | 第44-46页 |
(二) 独子家庭分家研究 | 第46-47页 |
(三) 独子家庭分家实践——现状、意愿与问题 | 第47-52页 |
1、分家意愿 | 第47-48页 |
2、家产分配意愿 | 第48-49页 |
3、家庭财产让渡中的权力 | 第49-50页 |
4、社会约束力的效应 | 第50-51页 |
5、远期的财产安排与养老安排 | 第51-52页 |
(四) 独子家庭代际之间的财产传递 | 第52-55页 |
1、独子家庭背后的文化逻辑——男性主义与唯一性 | 第52-53页 |
2、独子家庭财产让渡的特点——时间与过程的不确定性 | 第53-54页 |
3、家庭财产控制权的让渡 | 第54-55页 |
(五) 养老安排——不平衡的代际义务意识 | 第55-57页 |
(六) 养老实践中的交换关系 | 第57-59页 |
五、农村独子家庭分化的理论思考 | 第59-64页 |
(一) 农村独子家庭的分化模式 | 第59-61页 |
(二) 农村独子家庭的分化动因 | 第61-62页 |
(三) 农村独子家庭的分化效应 | 第62页 |
(四) 农村独子家庭分化的治理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I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