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7页 |
·桥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 | 第12-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问题 | 第14-15页 |
·工程背景 | 第15-17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7-30页 |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第17-21页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分析 | 第21-25页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控制技术 | 第25-29页 |
·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箱梁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本研究的技术难点 | 第3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第2章 宽箱梁高性能硷组成设计与基本性能研究 | 第33-63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 第33-34页 |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第34-42页 |
·原材料 | 第34-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 第42-44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第44-56页 |
·胶凝材料体系优化 | 第44-50页 |
·骨料体系优化 | 第50-51页 |
·防裂措施体系优化 | 第51-56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 | 第56-63页 |
·混凝土新拌物性能研究 | 第56-57页 |
·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第3章 宽箱梁高性能硷抗裂性能研究 | 第63-88页 |
·前言 | 第63页 |
·箱梁混凝土水化热学性能研究 | 第63-75页 |
·外加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63-67页 |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67-72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 | 第72-75页 |
·箱梁混凝土开裂敏感性研究 | 第75-82页 |
·大板法 | 第75-77页 |
·圆环法 | 第77-78页 |
·温度-应力试验机法 | 第78-81页 |
·箱梁混凝土开裂性能评价体系 | 第81-82页 |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变形性能 | 第82-88页 |
·收缩 | 第82-85页 |
·徐变 | 第85-88页 |
第4章 宽箱梁高性能硷耐久性研究 | 第88-103页 |
·前言 | 第88页 |
·箱梁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要求 | 第88-90页 |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试验方法 | 第90-94页 |
·抗冻性 | 第90页 |
·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90-94页 |
·抗碳化性能 | 第94页 |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4-103页 |
·抗冻性 | 第94-95页 |
·抗渗性 | 第95-96页 |
·抗碳化性能 | 第96-98页 |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 第98-103页 |
第5章 宽箱梁高性能砼高性能形成亚、微观机理 | 第103-134页 |
·前言 | 第103页 |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原材料 | 第103页 |
·试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高性能形成的亚、微观机理 | 第104-128页 |
·粉煤灰自身微结构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的三大效应分析 | 第104-106页 |
·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及亚、微观结构 | 第106-122页 |
·掺和料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22-128页 |
·纤维阻裂作用机理 | 第128-130页 |
·减缩剂减缩作用机理 | 第130-131页 |
·水化热降低剂降热作用机理 | 第131-134页 |
第6章 高性能砼宽箱梁温控计算与防裂施工技术 | 第134-156页 |
·概述 | 第134-135页 |
·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场理论计算 | 第135-139页 |
·温度场的热传导原理 | 第135-137页 |
·箱梁温度场有限元计算 | 第137-138页 |
·箱梁温度应力场理论计算 | 第138-139页 |
·宽箱梁温度场-温度应力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139-146页 |
·模型参数 | 第139-141页 |
·温度场-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41-146页 |
·宽箱梁高性能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技术 | 第146-156页 |
·温控指标 | 第146页 |
·温控防裂施工技术 | 第146-15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56-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7页 |
附录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