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李煜方面 | 第11-12页 |
2. 李清照方面 | 第12-13页 |
3. 对李煜与李清照两人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生存状态对李煜和李清照艺术世界的影响 | 第15-30页 |
(一) 个性气质在作品中的表现 | 第15-18页 |
1. 消极避世的个性气质对李煜的影响 | 第16-18页 |
2. 敏感细腻的个性气质对李清照的影响 | 第18页 |
(二) 情感态度在作品中的表露 | 第18-24页 |
1. 前期情感态度对作家的影响 | 第19-20页 |
2. 前期美好的人生情感带给词人的词作高度 | 第20-22页 |
3. 后期情感态度对作家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三) 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作品中的表达 | 第24-30页 |
1. 早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词人创作的影响 | 第24-26页 |
2. 生存状态的突变对词人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影响 | 第26-28页 |
3. 词人后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三、从作品意象观照李煜与李清照的艺术世界 | 第30-42页 |
(一) 艺术世界中的花、月、风、雨、酒意象 | 第30-38页 |
1. 花意象 | 第30-32页 |
2. 月意象 | 第32-35页 |
3. 酒意象 | 第35-36页 |
4. 风雨意象 | 第36-38页 |
(二) 此类意象对二李婉约词艺术世界的影响 | 第38-42页 |
1. 二李词作中花意象与豪放派的对比 | 第38-39页 |
2. 二李词作中月意象与豪放派的对比 | 第39-40页 |
3. 二李词作中酒意象与豪放派的对比 | 第40-41页 |
4. 二李词作中风雨意象与豪放派的对比 | 第41-42页 |
四、二李回忆词所反映的独特的情感世界 | 第42-50页 |
(一) 李煜:悲情帝王的回忆 | 第42-46页 |
1. 李煜早期的回忆词 | 第42-44页 |
2. 悲情帝王的后期伤忆 | 第44-46页 |
(二) 李清照:哀情词女的追忆 | 第46-50页 |
1. 李清照前期的回忆词 | 第46-47页 |
2. 多情词女的后期追忆 | 第47-50页 |
五、二李艺术世界中的性别审美意识 | 第50-57页 |
(一) 李煜的女性化表述——蔷薇词风的成因分析 | 第51-53页 |
1. 秉性方面 | 第51页 |
2. 家学传统 | 第51-52页 |
3. 南唐地缘影响 | 第52-53页 |
(二) 李清照的男性化表述——蔷薇丛中猛虎词风的成因分析 | 第53-55页 |
1. 家学影响 | 第53-54页 |
2. 齐鲁之地影响 | 第54-55页 |
(三) 蔷薇词与猛虎词之比较 | 第55-57页 |
六、李煌与李清照对词发展的贡献 | 第57-67页 |
(一) 从李煜的词作和李清照的《词论》看二李的婉约词论 | 第57-61页 |
1. 二李对情致的追求 | 第57-58页 |
2. 性灵的表达 | 第58-59页 |
3. 婉约词风的奠基与张扬 | 第59-61页 |
(二) 李清照词对李煜词的继承与发展 | 第61-67页 |
1. 词句方面的继承学习 | 第61-62页 |
2. 修辞方面的继承发展 | 第62-64页 |
3. 词作的复雅 | 第64-65页 |
4. 二李词对后世的影响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