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导论 | 第14-51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14-18页 |
(一)背景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第14-15页 |
(二)背景之二: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 第15-16页 |
(三)背景之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 第16-17页 |
(四)背景之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要求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18-29页 |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 第18-25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 | 第25-29页 |
三、视域的选定 | 第29-43页 |
(一)经济学的视野 | 第30-37页 |
(二)成本的视角 | 第37-43页 |
四、理论的借鉴 | 第43-46页 |
五、思路和框架 | 第46-4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46-47页 |
(二)框架内容 | 第47-48页 |
六、方法与创新 | 第48-51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48-50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50-51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概说 | 第51-61页 |
一、成本的概念 | 第51-54页 |
(一)西方成本概念的类型 | 第51-52页 |
(二)我国成本概念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三)对于"成本"的理解 | 第53-5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概念 | 第54-5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内涵 | 第54-55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特点 | 第55-5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分类 | 第56-57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阐释学解读 | 第57-61页 |
(一)阐释学解读的意义 | 第57-5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成本阐释 | 第58-61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依据 | 第61-81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认识依据——经济性的凸显 | 第61-6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的经济性 | 第61-6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意识形态及道德的经济性 | 第64-67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性 | 第67-6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事实依据——成本无意识的缺憾 | 第68-71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无意识的表现 | 第6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无意识的思想误区 | 第69-70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无意识的危害 | 第70-71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历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71-81页 |
(一)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经济因应及成本意蕴 | 第71-73页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观念 | 第73-75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思想渊源 | 第75-78页 |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78-81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理论解析 | 第81-10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范围 | 第81-8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内容 | 第84-8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构成 | 第86-10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静态要素成本 | 第87-9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成本 | 第92-100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及实务 | 第100-108页 |
一、非营利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 | 第100-101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营利特征 | 第100页 |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 | 第101-102页 |
(一)统计调查方法 | 第101页 |
(二)转换调整方法 | 第101-102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的原则 | 第102-103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实务 | 第103-10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的几个约定 | 第103-10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计量的程序 | 第104-105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转换计量实例 | 第105-108页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108-121页 |
一、模型的概念和类型 | 第108-109页 |
(一)模型的概念 | 第108页 |
(二)模型的类型 | 第108-10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及其意义 | 第109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的概念 | 第10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的意义 | 第109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的建构 | 第109-110页 |
(一)建立模型 | 第110页 |
(二)估计参数 | 第110页 |
(三)检验求证 | 第110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110-121页 |
(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本变动的因素 | 第111-11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理论模型及逻辑关系 | 第112-11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116-121页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及其评估 | 第121-128页 |
一、效率、效果和效益 | 第121-122页 |
(一)效率 | 第121页 |
(二)效果 | 第121页 |
(三)效益 | 第121-12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 第122-124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效益 | 第12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效益 | 第122-123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益 | 第123-124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评估 | 第124-12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估的意义 | 第124-125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估的基本原理 | 第125-12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估的基本原则 | 第126-128页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效益分析 | 第128-136页 |
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128-129页 |
(一)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概说 | 第128页 |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28-12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129-136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特征 | 第129-130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难点 | 第130-131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图式模型 | 第131-136页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及其技术路径 | 第136-15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目标 | 第136-13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理论创新 | 第136-13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实践加强 | 第13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原则 | 第137-138页 |
(一)系统管理原则 | 第137-138页 |
(二)成本有效化原则 | 第138页 |
(三)效益兼顾原则 | 第138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138-140页 |
(一)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思想认识问题 | 第138-139页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 第139页 |
(三)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规划 | 第139页 |
(四)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 第139页 |
(五)通过试点,积极推广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经验 | 第139-140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技术路径 | 第140-15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预测技术 | 第140-14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决策技术 | 第142-145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的控制技术 | 第145-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3页 |
读书的时光是幸福的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