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立论依据 | 第9页 |
二、 豫东词人群体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4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明末清初豫东词人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 第16-29页 |
一、 明末清初豫东的时代环境 | 第16-17页 |
二、 豫东词人群体的主要成员及交往特征 | 第17-21页 |
三、 血缘、地缘、学缘与豫东词人群体的形成 | 第21-26页 |
(一) 地缘——豫东人文的源远流长 | 第22-23页 |
(二) 血缘——家族文化的熏陶 | 第23-25页 |
(三) 学缘——雪苑社与豫东词人群体 | 第25-26页 |
四、 豫东词人群体的词学观念及创作特征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豫东词人群体中坚人物之一——周在浚 | 第29-40页 |
一、 家世 | 第29页 |
二、 生平 | 第29-30页 |
三、 周在浚词的题材研究 | 第30-36页 |
(一) 表黍离之悲的咏史怀古词 | 第31-32页 |
(二) 别有寄托的咏物词 | 第32-35页 |
(三) 怀友送别词 | 第35-36页 |
四、 周在浚的词学思想 | 第36-40页 |
(一) 笔随心遣,尚真性情 | 第36-37页 |
(二) 尊体尚气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豫东词人群体的中坚人物之一——刘榛《董园词》研究 | 第40-50页 |
一、 刘榛的家世及生平 | 第40-42页 |
(一) 刘榛的家世 | 第40-41页 |
(二) 生平及著作 | 第41-42页 |
二、 刘榛《董园词》研究 | 第42-47页 |
(一) 刘榛词的题材研究 | 第42-44页 |
(二) 刘榛词的词调研究 | 第44-47页 |
三、 刘榛的词学思想 | 第47-50页 |
(一) 深恶冶艳词风,推崇豪放 | 第47-48页 |
(二) “写兴排情”、深恶模拟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豫东词人群体中的其他词人 | 第50-62页 |
一、 傅世垚及其《蜀游词》 | 第50-56页 |
二、 宋荦及其《枫香词》 | 第56-62页 |
(一) 《枫香词》的题材研究 | 第56-58页 |
(二) 宋荦的词学思想 | 第58-62页 |
第五章 豫东词人群体在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第62-67页 |
一、 豫东词人群体与阳羡词派 | 第62-64页 |
二、 豫东词人群体与浙西词派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著作类 | 第68-69页 |
期刊类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