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印度期旋回地层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旋回地层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16-27页 |
| ·旋回地层理论介绍 | 第16-18页 |
| ·旋回地层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 第18页 |
| ·功率谱估计和小波分解分析法的相关概念及数学原理 | 第18-23页 |
| ·信号(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概念的介绍 | 第19-20页 |
| ·功率谱估计分析的理论及数学原理介绍 | 第20-23页 |
| ·小波分解分析的理论介绍 | 第23页 |
| ·本文旋回地层研究的工作方法 | 第23-27页 |
| ·剖面选取 | 第24页 |
| ·采样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研究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介绍 | 第27-35页 |
| ·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地质背景 | 第27-28页 |
| ·平顶山西坡剖面介绍 | 第28-35页 |
| ·剖面分层及岩性描述 | 第28-33页 |
| ·研究剖面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研究剖面的的具体工作介绍 | 第35-48页 |
| ·研究剖面的岩性特征归纳及沉积模式分析 | 第35-38页 |
| ·研究剖面的岩性特征归纳 | 第35-37页 |
| ·剖面沉积特征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页 |
| ·剖面岩性厚度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39页 |
| ·数据的分析 | 第39-40页 |
| ·磁化率样品采集、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40-44页 |
|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40-43页 |
| ·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 第五章 沉积微环境机制的研究 | 第48-60页 |
| ·旋回沉积样品薄片分析 | 第48-53页 |
| ·旋回地层中的化石统计分析 | 第53-55页 |
| ·沉积微环境机制的讨论 | 第55-56页 |
| ·形成的沉积阶段的探讨 | 第55页 |
| ·形成模式的探讨 | 第55-56页 |
| ·层序地层的分析 | 第56-59页 |
| ·结果讨论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图版说明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