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涵洞下游修建水库对涵洞的影响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涵洞中的水流形态及工作特点 | 第15-23页 |
| ·无压涵洞的水流形态及工作特点 | 第15-18页 |
| ·陡坡涵洞(i>i_k) | 第15-16页 |
·缓坡涵洞(i| 第16-18页 | |
| ·半有压涵洞的水流形态及工作特点 | 第18-21页 |
·半有压缓坡涵洞(i| 第19-21页 | |
| ·半有压陡坡涵洞(i>i_k) | 第21页 |
| ·有压涵洞的水流形态及工作特点 | 第21-23页 |
| 第3章 CFD的理论基础及FLUENT软件介绍 | 第23-41页 |
| ·CFD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CFD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工作步骤 | 第24页 |
|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 第24-25页 |
|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分支 | 第25-26页 |
|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 第26-28页 |
| ·离散化概述 | 第26页 |
| ·离散化目的 | 第26页 |
| ·离散时所使用的网格 | 第26-27页 |
|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 ·湍流的控制方程 | 第28-33页 |
| ·湍流流动的特征 | 第29-30页 |
| ·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的分类 | 第30-33页 |
| ·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和标准k-ε两方程模型 | 第33-38页 |
| ·零方程模型 | 第33-34页 |
| ·一方程模型 | 第34页 |
| ·标准k-ε两方程模型 | 第34-38页 |
| ·Fluent软件介绍 | 第38-41页 |
| ·Fluent概述 | 第38-39页 |
| ·Fluent求解步骤 | 第39-41页 |
| 第4章 涵洞定型图模型计算及分析 | 第41-52页 |
| ·模型建立的基础 | 第41-44页 |
| ·多相流概述 | 第41页 |
| ·多相流模拟方法 | 第41-42页 |
| ·VOF模型 | 第42-43页 |
| ·流场计算的SIMPLE算法 | 第43-44页 |
| ·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 第44-47页 |
| ·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 ·主要计算参数 | 第45页 |
| ·求解 | 第45-46页 |
| ·后处理 | 第46-47页 |
|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2页 |
| 第5章 涵洞下游水位变化的计算和分析 | 第52-58页 |
| ·概述 | 第52页 |
| ·建模计算 | 第52-54页 |
| ·取涵洞定型图设计流量的80%进行计算 | 第52-53页 |
| ·取涵洞定型图设计流量的85%进行计算 | 第53页 |
| ·取涵洞定型图设计流量的90%进行计算 | 第53页 |
| ·取涵洞定型图设计流量的95%进行计算 | 第53页 |
| ·取涵洞定型图设计流量进行计算 | 第53-5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