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水电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简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20页 |
·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特色 | 第21-22页 |
第2章 水电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第22-26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2-23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特点 | 第23-24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构成 | 第24-25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相关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水电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26-30页 |
·火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 第26-27页 |
·大力发展水电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27-30页 |
第3章 攀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三江”流域水电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9页 |
·攀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攀西地区的基本区情 | 第30-31页 |
·攀西地区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现状 | 第35-39页 |
·“三江”流域水能资源概况 | 第35-36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现状 | 第36-37页 |
·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第4章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39-65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 | 第39-42页 |
·对人口发展整体环境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人口职业结构的影响 | 第41页 |
·对移民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资源系统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为相关资源的开发提供能源保障 | 第42页 |
·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煤炭资源的耗费 | 第42-43页 |
·以电代柴,保护森林资源 | 第43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3-48页 |
·减少火电烧煤对空气的污染 | 第43-44页 |
·破坏原有地方生态环境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 第44-48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8-60页 |
·梯级电站建设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分析 | 第48-55页 |
·梯级电站运行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分析 | 第55页 |
·梯级电站建设运行对区域工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梯级电站建设运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6-58页 |
·梯级电站建设运行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梯级电站建设运行对地区投资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60-63页 |
·促进社会就业与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 | 第60-61页 |
·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 第61-63页 |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对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63-65页 |
第5章 促进“三江”流域水电开发与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5-74页 |
·基于政策制度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65-66页 |
·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第65-66页 |
·强化水电开发的社会监管 | 第66页 |
·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66-74页 |
·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 第66-67页 |
·水电开发与社会、人口发展的协调 | 第67-70页 |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 第70-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