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镇江市水源突发有机污染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4页
   ·突发性水污染概述第15-18页
     ·我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及危害第15-16页
     ·长江常见的突发污染第16-18页
   ·农药、石油、化工产品的危害性第18-24页
     ·典型农药第18-21页
     ·石油类污染物第21-22页
     ·化工品第22-24页
   ·水厂应对突发污染的措施第24-26页
     ·常规工艺的局限性第24-25页
     ·给水厂应急方案的选择第25-26页
   ·去除农药、石油、化工产品的方法综述第26-31页
     ·活性炭吸附法第28-30页
     ·化学氧化法第30-31页
     ·强化混凝第3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2-34页
     ·研究内容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2章 试验设备和研究方法第34-42页
   ·试验水质第34-35页
   ·试验试剂第35页
   ·测定项目和分析仪器第35-36页
   ·污染物分析方法第36-40页
     ·阿特拉津第36页
     ·莠灭净第36-37页
     ·禾大壮第37页
     ·石油第37-38页
     ·双酚A第38页
     ·硝基苯第38-39页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第39-40页
   ·试验设备及流程第40-42页
第3章 强化常规工艺去除典型污染物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第42-53页
   ·常规工艺去除浑浊度和UV_(254)第42-44页
   ·常规工艺去除农药与化工品第44-47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第44-46页
     ·pH值的影响第46-47页
   ·常规工艺去除石油第47-51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第50-51页
     ·初始油浓度的影响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的吸附第53-76页
   ·活性炭技术的优点第53页
   ·活性炭吸附机理第53-54页
   ·炭种、炭粉粒径的确定第54-55页
   ·粉末活性炭吸附动力学第55-64页
     ·不同PAC投加量的影响第55-59页
     ·污染物不同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9-61页
     ·不同本底有机物的影响第61-63页
     ·氧化剂的影响第63-64页
   ·粉末活性炭吸附等温线第64-68页
     ·农药类物质第64-67页
     ·石油类物质第67-68页
   ·炭砂滤柱动态吸附第68-74页
     ·农药和化工品类物质第68-73页
     ·石油类物质第73-74页
   ·本章小节第74-76页
第5章 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用第76-95页
   ·粉末活性炭第76-88页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位置第76-77页
     ·粉末活性炭去除污染的阶段第77-78页
     ·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第78-86页
     ·初始污染物浓度对活性炭去除的影响第86-88页
   ·粉末活性炭和炭砂滤柱联合使用第88-93页
     ·小试研究第88-89页
     ·中试研究第89-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预氧化对去除污染物的作用第95-112页
   ·单独预氧化第95-107页
     ·高锰酸钾预氧化第95-99页
     ·预氯化第99-107页
   ·预氧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第107-111页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第107-109页
     ·Cl_2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112-115页
   ·结论第112-113页
   ·建议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浦江上游原水深度处理后加氯方式的研究
下一篇:分流制雨水系统旱流污水截流效果及改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