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信用法律制度初探--以公司资本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为中心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公司信用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第11-14页 |
一、信用概念 | 第11-12页 |
二、信用作用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公司信用概述 | 第14-19页 |
一、公司信用概念 | 第14页 |
二、公司信用性质 | 第14-16页 |
三、公司信用类别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公司信用法律制度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公司资本制度及其与公司信用的关系 | 第19-22页 |
一、公司资本 | 第19-20页 |
二、公司资本制度 | 第20-21页 |
三、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信用的关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公司监督机构法律制度及其与信用的关系 | 第22-25页 |
一、公司监督机构 | 第22页 |
二、公司监督机构法律制度 | 第22-24页 |
三、公司监督机构法律制度与信用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现状及评价 | 第25-37页 |
第一节 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总体现状及对其评价 | 第25-27页 |
一、公司信用法律制度总体现状 | 第25页 |
二、对公司信用法律制度总体评价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公司资本法律制度现状及对其评价 | 第27-32页 |
一、公司资本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7-30页 |
二、对公司资本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公司内部监督机构法律制度现状及对其评价 | 第32-37页 |
一、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32-34页 |
二、对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完善公司资本制度的建议 | 第37-39页 |
一、应允许劳务出资 | 第37-38页 |
二、对转投资应设置必要的限制 | 第38页 |
三、应细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容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完善公司监督机构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9-42页 |
一、完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有关制度 | 第39-42页 |
二、厘正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关系 | 第42页 |
第三节 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其他建议 | 第42-46页 |
一、建立信用权制度 | 第42-43页 |
二、加重对失信行为的处罚 | 第43-44页 |
三、加强公司信用道德建设 | 第44-45页 |
四、加快征信业的发展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