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定期金合同刍议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基本理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概念 | 第10-15页 |
一、标准人 | 第10-12页 |
二、受益人 | 第12-13页 |
三、本金 | 第13-14页 |
四、定期金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起源和立法例 | 第15-23页 |
一、终身定期金合同的性质 | 第17-21页 |
二、终身定期金合同的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终身定期金合同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与商业保险制度的比较 | 第23-24页 |
一、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 | 第23页 |
二、区别与联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与信托制度的比较 | 第24-27页 |
一、信托制度的基本含义 | 第25页 |
二、区别与联系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与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比较 | 第27-29页 |
一、遗赠扶养协议的基本含义 | 第27页 |
二、区别与联系 | 第27-29页 |
第四节 与租赁合同制度的比较 | 第29-31页 |
一、区别与联系 | 第29-30页 |
二、从社会保障角度对两者的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五节 与人身损害赔偿中定期金制度的比较 | 第31-34页 |
一、对人身损害赔偿中定期金的介绍 | 第31-32页 |
二、区别与联系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功能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弊端 | 第34-37页 |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而且不够统一 | 第34-35页 |
二、社保资金筹集困难,保值、增值存在问题 | 第35-36页 |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 | 第37-40页 |
一、终身定期金合同克服了社会保障覆盖面小的特点 | 第37-38页 |
二、终身定期金合同克服了财产保值、增值的问题 | 第38-39页 |
三、终身定期金合同克服了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缺陷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效力 | 第40-51页 |
第一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效力 | 第40-46页 |
一、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性质 | 第40-41页 |
二、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数额 | 第41-42页 |
三、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移转 | 第42-43页 |
四、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担保 | 第43-45页 |
五、终身定期金合同债权的解除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债务的效力 | 第46-48页 |
一、终身定期金合同债务的存续期间 | 第46-47页 |
二、终身定期金合同债务的给付期限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终身定期金合同的消灭 | 第48-51页 |
一、标准人死亡 | 第48-50页 |
二、合同当事人死亡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