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胡枝子传粉生物学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本文缩略词(Abbreviation)第9-10页
目录第10-14页
1 引言第14-32页
   ·传粉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研究进展第15-17页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16页
     ·繁育系统研究第16-17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7-23页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第18-20页
     ·SSR标记技术第20-23页
   ·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第23-27页
     ·叶绿体基因组第23-25页
     ·核基因组第25-26页
     ·线粒体DNA第26-27页
   ·胡枝子属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27-29页
     ·遗传资源研究第27-28页
     ·开花繁殖生物学第28-29页
     ·杂交育种第29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9-32页
2 二色胡枝子传粉生物学研究第32-5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实验地概况和材料第32-33页
     ·花粉培养基的筛选第33页
     ·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染色方法筛选第33-34页
     ·花粉贮藏试验第34页
     ·花器大小测量及开花动态的观察第34页
     ·花粉活力及柱头的可授性日变化第34-35页
     ·花粉-胚珠比(P/O)的测定第35页
     ·繁育系统研究第35页
     ·访花昆虫行为第35-36页
     ·统计分析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7页
     ·蔗糖、硼、钙、镁和钾单因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第36-37页
     ·蔗糖、硼酸两因子正交试验第37-38页
     ·各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第38-39页
     ·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情况第39-40页
     ·开花动态及花部形态测定第40-42页
     ·花药开裂及花粉活力日变化第42-44页
     ·柱头可受性测定结果第44-45页
     ·繁育系统研究第45-46页
     ·昆虫访花行为及频率变化第46-47页
   ·讨论第47-50页
     ·种群开花和单花开放的研究结果第47-48页
     ·花部特征与传粉者的关系第48页
     ·二色胡枝子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受性第48-49页
     ·二色胡枝子的繁育类型第49-50页
     ·访花昆虫对结实率的影响第50页
   ·小结第50-52页
3 SRAP标记在胡枝子属植物中的应用第52-7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6页
     ·试验材料第52-53页
     ·DNA提取与检测第53-54页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第54-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70页
     ·胡枝子DNA提取及检测第56-57页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57-60页
     ·SRAP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第60-61页
     ·二色胡枝子群体遗传变异的POPGENE分析第61-65页
     ·二色胡枝子群体遗传变异的AMOVA分析第65页
     ·二色胡枝子种源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第65-68页
     ·胡枝子种间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第68-70页
   ·讨论第70-71页
     ·SRAP标记在胡枝子属研究中的适用性第70页
     ·SRAP引物的分析第70页
     ·基于SRAP标记的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分析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4 胡枝子属植物SSR引物的开发和应用第72-86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8页
     ·试验材料第72页
     ·胡枝子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第72-73页
     ·ISSR扩增和克隆测序第73-75页
     ·染色体步移第75-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3页
     ·胡枝子DNA的提取和检测第78页
     ·ISSR片段扩增和克隆测序第78-79页
     ·DNA酶切片段文库分析第79页
     ·巢式PCR扩增结果分析第79-80页
     ·巢式PCR产物的回收和菌落PCR检测第80页
     ·巢式PCR第一轮引物的设计第80-81页
     ·巢式PCR第二轮产物测序和SSR引物的设计第81页
     ·SSR引物的初步应用第81-83页
   ·讨论第83-85页
     ·用于DNA提取的材料第83-84页
     ·ISSR和染色体步移相结合方法开发SSR引物的评价第84-85页
     ·引物的有效性第85页
   ·小结第85-86页
5 胡枝子属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第86-100页
   ·材料与方法第87-90页
     ·试验材料第87页
     ·试验方法第87-89页
     ·数据分析第89-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DNA提取结果第90页
     ·ITS序列的扩增、纯化和测序第90页
     ·trnL-F序列的扩增、测序第90-91页
     ·序列分析第91-92页
     ·序列间进化距离分析第92-93页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比较第93-97页
   ·讨论第97-99页
     ·ITS序列的分析第97-98页
     ·trnL-F序列的分析第98页
     ·建树方法的比较第98-99页
   ·小结第99-100页
6 全文讨论和结论第100-108页
   ·全文讨论第100-104页
     ·二色胡枝子的繁育系统第100页
     ·二色胡枝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00-102页
     ·胡枝子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第102-104页
   ·结论第104-105页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2页
个人简介第122-124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124-126页
导师简介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及抗白粉病育种
下一篇:栽培苜蓿(Medicago)茎生长的有限无限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