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20页 |
·热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热泵发展史 | 第8页 |
·热泵原理与分类 | 第8-9页 |
·热泵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热泵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热泵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 第12-18页 |
·木材热泵除湿干燥 | 第12-14页 |
·木材热泵除湿干燥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研究展望 | 第18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实验机的设计计算 | 第20-40页 |
·设计条件 | 第20页 |
·除湿机热负荷的确定 | 第20-23页 |
·除湿量 | 第20页 |
·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流量 | 第20-21页 |
·制冷负荷 | 第21-23页 |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 第23-28页 |
·冷凝器的热负荷 | 第23-24页 |
·通过冷凝器的空气量 | 第24页 |
·传热平均温差 | 第24页 |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 | 第24-27页 |
·冷凝器的尺寸 | 第27-28页 |
·空气流过冷凝器的阻力 | 第28页 |
·除湿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 第28-33页 |
·热负荷与空气流量 | 第28页 |
·传热平均温差 | 第28-29页 |
·除湿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 第29-32页 |
·蒸发器的尺寸 | 第32页 |
·空气流过除湿蒸发器的阻力 | 第32-33页 |
·热泵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 第33-36页 |
·热泵蒸发器的几何参数 | 第33页 |
·循环空气量的计算 | 第33-34页 |
·热泵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 第34-35页 |
·蒸发器的尺寸 | 第35页 |
·空气流过热泵蒸发器的阻力 | 第35-36页 |
·风机的选择计算 | 第36-37页 |
·主风机 | 第36-37页 |
·热泵风机 | 第37页 |
·旁通风管 | 第37页 |
·辅助电加热器功率 | 第37-39页 |
·预热湿木料的热量消耗 | 第37-38页 |
·辅助电加热器功率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旁通风对提高除湿能力的定性分析 | 第40-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除湿比能耗(SPC)与干燥介质状态的关系 | 第41-42页 |
·脱湿后空气温度与旁通率的关系 | 第42页 |
·SPC与旁通率的关系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热泵除湿干燥过程的湿空气循环及旁通率的调控 | 第46-56页 |
·湿空气的循环 | 第46-47页 |
·热泵除湿干燥系统中湿空气循环流程 | 第46页 |
·热泵除湿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状态变化 | 第46-47页 |
·临界除湿分析 | 第47-49页 |
·旁通率的调控 | 第49-53页 |
·临界状态时除湿量与旁通率的关系 | 第49-50页 |
·湿空气除湿后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除湿量与旁通率的关系 | 第50-51页 |
·湿空气除湿后温度大于露点温度时除湿量与旁通率的关系 | 第51-52页 |
·旁通率的调控流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附录1:除湿蒸发器结构设计图 | 第58-59页 |
附录2:热泵蒸发器结构设计图 | 第59-60页 |
附录3:冷凝器结构设计图 | 第60-61页 |
附录4:系统结构示意图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