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提出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 偿付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偿付能力内涵 | 第17-22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 | 第17-18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 | 第18-19页 |
·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 | 第19-22页 |
·偿付能力监管原理与监管层次 | 第22-26页 |
·偿付能力监管原理 | 第22-23页 |
·偿付能力监管层次 | 第23-26页 |
3 国外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及启事 | 第26-45页 |
·欧盟监管模式 | 第26-30页 |
·欧盟监管制度演进 | 第26-29页 |
·欧盟监管的方式及特点 | 第29-30页 |
·欧盟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30页 |
·美国监管模式 | 第30-41页 |
·美国监管的主要做法及特征 | 第31-37页 |
·美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 | 第37-41页 |
·美国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41页 |
·日本监管模式 | 第41-45页 |
·日本寿险公司监管的特点 | 第41-42页 |
·日本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概况 | 第42-43页 |
·日本寿险公司倒闭原因剖析 | 第43页 |
·日本寿险业的教训与启示 | 第43-45页 |
4 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实践及问题 | 第45-56页 |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实践 | 第45-51页 |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演进 | 第45-46页 |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内容 | 第46-49页 |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手段 | 第49-51页 |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 第51页 |
·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不健全 | 第52页 |
·精算基础薄弱、精算制度不健全 | 第52-53页 |
·监管指标预警作用和监管技术不足 | 第53页 |
·忽略对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 | 第53页 |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案例 | 第53-56页 |
·实施偿付能力分类监管的内容 | 第53-54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措施 | 第54-56页 |
5 完善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建议 | 第56-62页 |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 | 第56-58页 |
·建立独立的监管会计制度 | 第56页 |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56-57页 |
·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的电子化 | 第57-58页 |
·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检查体系 | 第58页 |
·建立和完善职业精算师制度 | 第58-59页 |
·建立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 第59-60页 |
·注重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 第60页 |
·建立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索引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