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12-13页 |
|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3-15页 |
| ·国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3-14页 |
| ·国内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4-15页 |
|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5-21页 |
| ·风力机的特性 | 第15-16页 |
| ·风力机的功率控制方式 | 第16-18页 |
| ·定桨距失速控制 | 第16-17页 |
| ·变距调节方式 | 第17页 |
| ·主动失速调节 | 第17-18页 |
| ·风力发电机控制 | 第18-21页 |
| ·风力发电机的调节方式 | 第18页 |
| ·风力发电系统的几种变速恒频控制方案 | 第18-21页 |
| ·课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理论 | 第24-3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4-28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等效电路 | 第2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能量流动与平衡关系 | 第26-28页 |
| ·风力发电机稳态性能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分析 | 第30-39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 ·坐标变换 | 第32-33页 |
| ·坐标变换的等效原则 | 第32页 |
| ·三相静止/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3/2 变换) | 第32-33页 |
| ·两相静止/两相旋转坐标系变换(2/2 变换) | 第33页 |
| ·三相静止/两相旋转坐标系变换(3/2 变换) | 第33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在d-q 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 ·d-q 坐标系下的定子、转子电压方程 | 第33-34页 |
| ·d-q 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转子磁链方程 | 第34-35页 |
| ·d-q 坐标系下的电磁转矩方程 | 第35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本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35-38页 |
|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法 | 第35-3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小信号模型稳定性分析 | 第36-37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静态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39-4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戴维宁等效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 ·机械传动轴系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 ·电网的功率流动分析 | 第41-43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侧的能量流动关系 | 第42页 |
| ·电网侧的能量流动关系 | 第42-43页 |
|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初试化 | 第43-45页 |
| ·并网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P-Q 解耦控制下的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 第46-53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P-Q 解耦控制 | 第46-50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磁场定向的 P-Q 控制 | 第47-49页 |
| ·并网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P-Q 解耦控制器 | 第49-50页 |
| ·基于P-Q 解耦控制的并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