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CONTENTS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从集体记忆走向个人想象 | 第10-17页 |
(一)、打破“文革”集体记忆的框架 | 第11-12页 |
(二)、以日常的平淡瓦解“文革”的沉重 | 第12-14页 |
(三)、用淡化的背景构筑对“文革”的想象 | 第14-17页 |
二、童年的回望与成长的路径 | 第17-28页 |
(一)、历史的旁白与折射——儿童视角与隐含的声音 | 第18-22页 |
(二)、历史的关怀与哲思——成长书写与人称的越界 | 第22-25页 |
(三)、众生的喧哗与历史的呢喃——视角的多元与开放 | 第25-28页 |
三、重述的热情与叙事的歧路 | 第28-38页 |
(一)、难度:消费时代与崇高表达的角力 | 第28-31页 |
(二)、疏离:民间演绎与权利意志的差距 | 第31-34页 |
(三)、交锋:诗性情怀与历史批判的博弈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