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相同和近似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商标的相同和近似概述 | 第9-21页 |
一、关于商标 | 第9-11页 |
(一) 商标功能 | 第9页 |
(二) 商标相同和近似含义 | 第9-10页 |
(三) 商标与其他标记的相同和近似 | 第10-11页 |
二、商标的相同和近似的法律规定 | 第11-18页 |
(一) 对商标相同和近似的注册禁止规定 | 第11-13页 |
(二) 对商标相同和近似的使用禁止规定 | 第13-15页 |
(三) 对商标相同和近似的贸易禁止规定 | 第15-18页 |
三、商标相同和近似的类型 | 第18-21页 |
(一) 商标相同主要类型 | 第18页 |
(二) 商标近似主要类型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商标相同和近似的认定标准 | 第21-32页 |
一、商标相同和近似的认定标准 | 第21-22页 |
(一) 商标相同的认定标准 | 第21-22页 |
(二) 商标近似的认定标准 | 第22页 |
二、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相关法律规定 | 第22-24页 |
三、商标相同和近似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分析 | 第24-32页 |
(一) 案例一:按认定标准判决 | 第24-25页 |
(二) 案例二:同一种或同类商品 | 第25-27页 |
(三) 案例三:驰名商标特别保护 | 第27-28页 |
(四) 案例四:通用名称不侵权 | 第28-29页 |
(五) 案例五:认定关键:混淆 | 第29-32页 |
第三部分 商标相同和近似的认定方法 | 第32-41页 |
一、商标相同和近似认定的方法 | 第32页 |
二、一些国家、地区有关规定 | 第32-33页 |
三、商标相同和近似认定方法司法实践分析 | 第33-41页 |
(一) 缺少“隔离比对” | 第33-34页 |
(二) 缺少“整体比对” | 第34-36页 |
(三) 缺少“一般注意力问题”实证 | 第36-37页 |
(四) “显著性比对”的争议 | 第37-39页 |
(五) 缺少“主体比对”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1-46页 |
一、网络域名侵犯注册商标问题 | 第41-44页 |
二、企业名称淡化注册商标问题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