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摘要 | 第10页 |
1 数字农业概述 | 第10-12页 |
·数字农业的概念与发展 | 第10-11页 |
·数字农业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2 作物生产力预测研究 | 第12-19页 |
·作物生产潜力分析 | 第13页 |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发展阶段 | 第13-15页 |
·小麦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区域应用 | 第17-19页 |
·地理信息系统与作物空间生产力预测 | 第19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0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0-38页 |
摘要 | 第30页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32-33页 |
·田间试验 | 第32-33页 |
·数据获取 | 第33页 |
·文献收集 | 第33页 |
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33-35页 |
·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模型完善 | 第34页 |
·模型检验 | 第34-35页 |
4 软件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 | 第35-37页 |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 | 第35页 |
·系统开发流程 | 第35-36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6页 |
·系统测试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 | 第38-48页 |
摘要 | 第38-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9页 |
·资料分析与利用 | 第39-40页 |
2 蛋白质组分模型的描述 | 第40-43页 |
3 蛋白质组分模型的检验 | 第43-4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技术 | 第48-66页 |
摘要 | 第48-49页 |
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49页 |
2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的算法框架 | 第49-53页 |
·顶端发育与物候期模型 | 第49-51页 |
·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子模型 | 第51页 |
·同化物物质分配与器官建成子模型 | 第51-52页 |
·产量与品质形成子模型 | 第52页 |
·水分平衡子模型 | 第52页 |
·养分动态子模型 | 第52-53页 |
3 小麦生产力预测的空间尺度化 | 第53-57页 |
·小麦模型应用的升尺度连接 | 第53-56页 |
·时空变异 | 第53页 |
·完全归并 | 第53-54页 |
·升尺度过程的偏差分析 | 第54页 |
·有效控制减少偏差方法 | 第54-56页 |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4 支持区域生产力模拟的空间数据库构建 | 第57-60页 |
·模型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 第57-58页 |
·空间数据资源的处理 | 第58-60页 |
·气象资料处理 | 第58-59页 |
·土壤数据处理 | 第59页 |
·栽培管理数据处理 | 第59页 |
·区域品种类型参数 | 第59-60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第五章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的测试 | 第66-78页 |
摘要 | 第66页 |
1 基于站点的模拟验证 | 第66-69页 |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67页 |
·模型校正与品种参数确定 | 第67页 |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模型敏感性分析 | 第68-69页 |
2 区域模拟验证 | 第69-76页 |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70页 |
·参数确定 | 第70-71页 |
·区域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第六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小麦生产力评估 | 第78-90页 |
摘要 | 第78-79页 |
1 情景分析方法 | 第79页 |
2 黄淮海麦区概况 | 第79-80页 |
3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 第80-82页 |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的构建 | 第80页 |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 第80-82页 |
4 不同气候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 第82-87页 |
·区域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 | 第82-83页 |
·不同气候情景对小麦区域生产力的影响 | 第83-87页 |
·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分析 | 第87页 |
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七章 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 | 第90-102页 |
摘要 | 第90-91页 |
1 系统的组织结构 | 第91-92页 |
·小麦生长模型 | 第91页 |
·基础数据库 | 第91-92页 |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 | 第92页 |
·GIS组件 | 第92页 |
·人机接口 | 第92页 |
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92-95页 |
·文件管理 | 第93页 |
·数据管理 | 第93页 |
·查询分析 | 第93-94页 |
·产量模拟预测 | 第94页 |
·生产情景分析 | 第94页 |
·粮食安全预测 | 第94页 |
·系统使用帮助 | 第94-95页 |
3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95-98页 |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第95-96页 |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 第96-9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2-112页 |
摘要 | 第102页 |
1 讨论 | 第102-107页 |
·蛋白质组分模拟模型 | 第103页 |
·作物模型区域应用的升尺度连接 | 第103-104页 |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 | 第104-105页 |
·基于情景的小麦区域生产力模拟与分析 | 第105页 |
·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 | 第105-106页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106页 |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第106-107页 |
2 结论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ABSTRACT | 第112-116页 |
附录Ⅰ 符号与参数说明 | 第116-117页 |
附录Ⅱ 原始数据附表 | 第117-131页 |
附录Ⅲ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