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7-42页 |
第一章 异源多倍体及其在作物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17-24页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17-18页 |
1 植物异源多倍体的类型 | 第18页 |
2 植物异源多倍体的产生途径 | 第18-20页 |
·自发产生 | 第18-19页 |
·人工诱导 | 第19-20页 |
3 异源多倍体在植物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育成植物新类型 | 第20-21页 |
·克服远缘杂交障碍 | 第21-22页 |
·创造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 | 第22页 |
·创制特殊染色体材料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植物异源多倍体进化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24-33页 |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24-25页 |
1 异源多倍体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 | 第25-28页 |
·基因沉默 | 第25-27页 |
·基因激活 | 第27-28页 |
·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28页 |
2 基因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 | 第28-30页 |
·基因剂量效应调节的基因表达变化 | 第28-29页 |
·改变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 | 第29页 |
·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 | 第29-30页 |
3 基因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 第30-31页 |
4 展望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 第33-42页 |
摘要 | 第33页 |
Abstract | 第33-36页 |
1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的创制 | 第36页 |
2 细胞遗传学特点 | 第36-37页 |
3 同工酶表达 | 第37-38页 |
4 基因组序列变化研究 | 第38-39页 |
5 胞嘧啶甲基化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6 展望 | 第40-42页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42-99页 |
第四章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表型变化研究 | 第42-52页 |
第一节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形态学性状变化 | 第42-47页 |
摘要 | 第42页 |
Abstract | 第42-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形态学性状观察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C.×hytivus早期世代间茎和叶片性状比较 | 第44-45页 |
·C.×hytivus早期世代雌、雄花性状比较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页 |
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细胞学性状变化 | 第47-52页 |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4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减数分裂观察 | 第48-49页 |
·花粉活力调查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C.×hytivus早期世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 | 第49-50页 |
·花粉育性比较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4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基因表达变化特点 | 第52-83页 |
第一节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AFLP分析 | 第52-66页 |
摘要 | 第52页 |
Abstract | 第52-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61页 |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总RNA的提取和双链cDNA的合成 | 第54-57页 |
·AFLP分析 | 第57-60页 |
·条带的统计与分析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RNA和cDNA的质量检测 | 第61页 |
·甜瓜属异源四倍体中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分析 | 第61-62页 |
·异源四倍体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类型 | 第62-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的稳定性 | 第64页 |
·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变化特点 | 第64-65页 |
·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组)倾向性 | 第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第二节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子特性及reverse-Northern blot分析 | 第66-76页 |
摘要 | 第66页 |
Abstract | 第66-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1页 |
·试验材料 | 第67页 |
·cDNA-AFLP差异条带的回收与测序 | 第67-68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68页 |
·探针cDNA的合成与纯化 | 第68-69页 |
·reverse-Northern blot分析 | 第69-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表达发生变化的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第71-72页 |
·异源四倍体中基因表达变化的reverse-Northern blot验证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5页 |
·cDNA-AFLP技术分析异源多倍体中基因表达的可靠性 | 第74页 |
·异源多倍体植物中表达发生变化基因的分子特性 | 第74页 |
·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 第74-75页 |
4 结论 | 第75-76页 |
第三节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早期世代rpl2基因表达的cDNA-SSCP分析 | 第76-83页 |
摘要 | 第76页 |
Abstract | 第76-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7-79页 |
·试验材料 | 第77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77-78页 |
·基因扩增 | 第78页 |
·SSCP分析 | 第78-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异源四倍体中rpl2基因的RT-PCR检测 | 第79页 |
·异源四倍体中rpl2基因的cDNA-SSCP分析 | 第79-81页 |
3 讨论 | 第81-82页 |
·异源多倍体中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81页 |
·异源多倍体中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 第81-82页 |
4 结论 | 第82-83页 |
第六章 黄瓜por基因在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us×hytivus早期世代的表达和序列变化特征 | 第83-99页 |
第一节 植物por基因的系统发生研究 | 第83-88页 |
摘要 | 第83页 |
Abstract | 第83-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页 |
·DNA和蛋白质序列的获取 | 第84页 |
·por基因树的构建 | 第8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不同植物por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第84-85页 |
·por基因的系统发生学分析 | 第85-86页 |
3 讨论 | 第86-88页 |
第二节 黄瓜por基因在甜瓜属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的表达和序列变化特征 | 第88-99页 |
摘要 | 第88页 |
Abstract | 第88-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试验材料 | 第90页 |
·核酸的提取和纯化 | 第90-91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91页 |
·基因扩增 | 第91页 |
·序列分析 | 第91-9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2-96页 |
·异源四倍体中黄瓜por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92-93页 |
·二倍体亲本中por基因的序列特征 | 第93-94页 |
·por基因碱基置换 | 第94页 |
·por基因转录中的内含子滞留 | 第94-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por基因沉默 | 第96页 |
·碱基置换 | 第96-97页 |
·内含子滞留 | 第97页 |
·异源四倍体C×hytivus中por基因的功能变化 | 第97-98页 |
4 结论 | 第98-99页 |
全文讨论 | 第99-103页 |
1.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表型变化研究 | 第99页 |
2.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基因表达变化特点研究 | 第99-101页 |
3.黄瓜por基因在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早期世代的表达和序列变化特征 | 第101-102页 |
4.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的育种利用 | 第102-103页 |
全文结论 | 第103-105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