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4-15页 |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5-16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16页 |
| ·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界定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 第18-23页 |
| ·产权的概念 | 第18页 |
| ·产权的种类与功能 | 第18-20页 |
| ·股份制 | 第19页 |
| ·股份合作制 | 第19-20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缺陷 | 第20-21页 |
| ·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不明晰 | 第20页 |
| ·集体资产运营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20-21页 |
| ·经营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 第21页 |
| ·分配制度不够合理 | 第21页 |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 第21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与环境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 ·改革进程 | 第23-24页 |
| ·程序和做法 | 第24-27页 |
| ·发动阶段 | 第25页 |
| ·准备阶段 | 第25页 |
| ·实施阶段 | 第25-27页 |
| ·主要成效 | 第27-29页 |
| ·通过量化产权,调动了农民股东积极性 | 第27页 |
| ·通过创新运行机制,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 | 第27页 |
| ·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 第27-28页 |
| ·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结构调整 | 第28页 |
| ·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潍坊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研究 | 第29-35页 |
| ·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 | 第29-30页 |
| ·指导思想 | 第29页 |
| ·改革思路和目标 | 第29-30页 |
| ·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 ·坚持农民自愿、自主,尊重农民创造的原则 | 第30页 |
|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 | 第30页 |
|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 第30-31页 |
| ·坚持规范操作,切实加强指导的原则 | 第31页 |
| ·改革中着力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 第31-32页 |
| ·协调组织自身发展与公共利益、成员个人利益的关系 | 第31页 |
| ·处理好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级基层组织的关系 | 第31-32页 |
| ·调整好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 第32页 |
|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组织载体类型 | 第32-35页 |
| ·股份合作制 | 第32-33页 |
| ·有限责任公司 | 第33页 |
| ·物业公司模式 | 第33页 |
| ·信托模式 | 第33-34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潍坊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个案研究:以奎文区为例 | 第35-41页 |
| ·改革动因 | 第35页 |
| ·基本思路 | 第35-36页 |
| ·操作程序 | 第36-37页 |
| ·组织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 | 第36页 |
| ·确认配股资格,科学配置股权 | 第36页 |
| ·制定量化方案,建立新型组织 | 第36-37页 |
| ·改革效果分析 | 第37-39页 |
| ·明晰产权,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 第37-38页 |
| ·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体制机制,原有组织管理弊端得到克服 | 第38页 |
| ·量化产权,村民福利得到增加,社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 第38-39页 |
| ·改制后的问题 | 第39页 |
| ·具体做法 | 第39-41页 |
| ·建立专门班子 | 第39页 |
| ·充分尊重民意 | 第39页 |
| ·坚持依法办事 | 第39-40页 |
| ·抓好配套改革 | 第40页 |
| ·强化企业管理 | 第40-41页 |
| 第六章 对策建议与结论 | 第41-44页 |
| ·对策建议 | 第41-43页 |
|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 第41页 |
| ·明确改革目标 | 第41页 |
| ·选择合适的形式 | 第41页 |
| ·明确职责,政企分开 | 第41-42页 |
| ·改革要以政策为依据 | 第42页 |
| ·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 | 第42页 |
|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保障体系 | 第42页 |
| ·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 第42-43页 |
|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 ·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 第43页 |
| ·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