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利用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参数(Z值)的空间扫描处理及其计算效能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研究工作的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并行计算机第15-21页
   ·并行计算的概念第15页
   ·并行机的发展背景第15页
   ·并行机的结构模型第15-17页
   ·并行机的访存模型第17-19页
   ·当代并行机的发展趋势第19-21页
第三章 PC 集群的建立第21-36页
   ·硬件的组成第21页
   ·SSI 的构建第21-32页
     ·单一登录实现NIS第21-22页
     ·单一文件系统NFS第22-23页
     ·单一时间系统NTP第23页
     ·作业管理系统Torque/Maui第23-27页
     ·分布式监控系统Ganglia第27-32页
     ·MPICH 的安装和配置第32页
   ·集群存储系统第32-36页
     ·存储区域网络SAN第33-34页
     ·并行虚拟文件系统PVFS第34-36页
第四章 并行化处理第36-39页
   ·并行化处理第36页
   ·Z 值计算过程第36页
   ·并行化处理Z 值与ZMAP 的Z 值比较第36-39页
第五章 并行计算效能测试与评价第39-48页
   ·并行计算性能的指标第39-42页
   ·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测试第42-46页
   ·可扩放性测试第46-48页
第六章 基于B/S 的并行计算可视化实现第48-60页
   ·通用网关接口CGI第48页
   ·实现原理第48-49页
   ·实现过程第49-56页
   ·结果显示示例第56-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第60-61页
   ·主要结论第60页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和机理研究
下一篇:首都圈地区地震视应力的计算及其定标率和时空分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