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创作的基础和背景 | 第10-17页 |
·成长经历和电影观 | 第10-11页 |
·电影历程 | 第11-15页 |
·电影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5-17页 |
·社会背景 | 第15-16页 |
·文化背景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思想内容解读 | 第17-33页 |
·电影中对人性终极价值的探索 | 第17-22页 |
·人的生存意义的思考 | 第17-18页 |
·电影中渗透的精神分析 | 第18-20页 |
·电影中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 | 第20-22页 |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在个体中的实现 | 第22-29页 |
·《蓝》——对自由的追崇 | 第23-24页 |
·《白》——对平等的祈望 | 第24-27页 |
·《红》——博爱的理想境界 | 第27-29页 |
·电影中的偶然性和寓意性 | 第29-33页 |
·尊重偶然事件的发生 | 第29-31页 |
·擅用寓意表现主题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 第33-42页 |
·叙事模式 | 第33-35页 |
·悬念技巧 | 第33-34页 |
·剧情的预设性 | 第34-35页 |
·视听语言 | 第35-39页 |
·影像风格 | 第35-37页 |
·对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 | 第37-38页 |
·听觉元素的处理 | 第38-39页 |
·隐喻象征在影片中的表现 | 第39-42页 |
·影像的表意 | 第39页 |
·有灵魂的色彩 | 第39-40页 |
·阴暗的完美交错 | 第40页 |
·镜头的运动 | 第40-42页 |
第4章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影响及地位 | 第42-46页 |
·艺术地位 | 第42-43页 |
·社会影响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