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9页 |
·底层及底层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一章 底层文学的相关基本概念 | 第9-18页 |
·概说“底层” | 第9-12页 |
·底层的社会学涵义 | 第9-11页 |
·底层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概说“底层文学” | 第12-18页 |
·底层文学的内涵 | 第13-14页 |
·底层文学兴起的原因 | 第14-15页 |
·底层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底层文学的叙事内容 | 第18-33页 |
·农村印象 | 第18-23页 |
·乡民的生活温暖而有希望 | 第18-21页 |
·逝去的家园美好但却虚幻 | 第21-23页 |
·进城故事 | 第23-29页 |
·打工者处境艰险心酸 | 第24-27页 |
·农民工城市认同困难 | 第27-29页 |
·辉煌不再 | 第29-33页 |
·下岗职工辉煌不继 | 第29-30页 |
·国企改制令人深思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底层文学的审美文化内涵 | 第33-56页 |
·底层文学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 第33-37页 |
·现实主义的精神诉求 | 第33-35页 |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第35-37页 |
·底层文学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 第37-47页 |
·底层文学的悲剧性 | 第38-43页 |
·底层文学的批判性 | 第43-47页 |
·底层文学的积极意义 | 第47-50页 |
·再次探讨文学对现实的有力介入 | 第47-48页 |
·再度审视当代知识分子的担当问题 | 第48-50页 |
·底层文学的局限性 | 第50-56页 |
·底层叙事的雷同性和模式化 | 第51-53页 |
·底层叙事的真实性与遮蔽性并存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