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8页 |
| 1 水稻纹枯病菌的研究 | 第10页 |
| ·病原菌特征 | 第10页 |
| ·病原菌性状多样性研究 | 第10页 |
| 2 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型和品种抗病性鉴定体系研究 | 第10-13页 |
| ·纹枯病菌致病型鉴定体系研究 | 第10-11页 |
| ·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体系研究 | 第11-13页 |
| 3 纹枯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17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 ·群体的遗传结构 | 第13页 |
| ·群体遗传的标记类型 | 第13-15页 |
| ·纹枯病菌群体分子遗传研究 | 第15-17页 |
| 4 展望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水稻纹枯病抗性和病菌致病型鉴定技术的建立 | 第18-2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供试材料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 ·鉴定纹枯菌 | 第22-23页 |
| ·筛选出5 个代表菌系 | 第23页 |
| ·确定的5 个水稻鉴别品种 | 第23-26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6页 |
| ·讨论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应用ISSR-PCR 分析福建水稻纹枯菌的遗传多样性 | 第28-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 ·引物的筛选及随机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5-38页 |
| ·福建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 第38-40页 |
| ·聚类分析 | 第40页 |
| ·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40-42页 |
| ·致病力的测定 | 第42-44页 |
| ·福建省菌株生物学指标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46页 |
| ·重复序列间区DNA 的克隆和测序 | 第46-47页 |
| 3 讨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