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豫南稻区粳稻播期适应性分析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我国粳稻生产状况第9-10页
     ·我国粳稻生产现状第9页
     ·发展粳稻生产的经济效益第9-10页
     ·“籼改粳”的可行性第10页
   ·豫南稻区“籼改粳”研究第10-18页
     ·豫南稻区的水稻生产状况第10-11页
     ·豫南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第11-13页
     ·豫南粳稻高产优质栽培对策和技术路线第13页
     ·豫南“籼改粳”研究成果第13-18页
2 引言第18-20页
3 材料和方法第20-24页
   ·供试材料第20-21页
   ·试验方法第21-24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田间试验方案第22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2-2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4-42页
   ·参试品种不同播期生育期变化分析第24-29页
     ·试验结果第24页
     ·参试品种不同播期生育期变化的线性分析第24-25页
     ·基因型生育期的 AMMI 模型分析第25-28页
     ·生育期变化的原因分析第28-29页
   ·不同播期对参试品种单株产量的影响第29-33页
     ·试验结果第29页
     ·不同品种在不同播种期单株产量的线性分析第29-31页
     ·基因型单株产量的 AMMI 模型分析第31-33页
   ·不同播期参试品种单株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第33-38页
     ·结实率的变化分析第33-34页
     ·千粒重变化分析第34-36页
     ·每穗粒数变化分析第36-37页
     ·穗数变化分析第37-38页
   ·株高变化分析第38-42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2-47页
   ·结论第42-43页
     ·不同粳稻品种的播期适应范围第42页
     ·不同粳稻品种最佳播期确定第42-43页
   ·讨论第43-44页
     ·天气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43页
     ·豫南“籼改粳”品种选择利用第43-44页
     ·分析方法的应用第44页
   ·豫南粳稻发展的前景展望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英文摘要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延边烤烟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下一篇:外源酶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粉碎培养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