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课题综述 | 第12-14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特色 | 第16-17页 |
2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破煤理论分析 | 第17-31页 |
·高压水射流的破煤理论 | 第17-23页 |
·水射流破煤的几种假说 | 第17-19页 |
·水射流的理论打击力 | 第19-23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破煤机理 | 第23-30页 |
·裂缝产生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水力冲孔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25-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设备工艺与安全措施 | 第31-38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设备选型 | 第31-34页 |
·乳化液泵及乳化液箱 | 第31页 |
·钻机和高压胶管 | 第31页 |
·双功能高压水表 | 第31-32页 |
·煤气表和TWY | 第32页 |
·低浓度沼气传感器 | 第32页 |
·水力冲孔喷嘴 | 第32-34页 |
·水力冲孔系统 | 第34页 |
·水力冲孔工艺流程 | 第34-35页 |
·安全防护措施 | 第35-37页 |
·水力冲孔安全技术措施 | 第35-37页 |
·防喷装置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卸压增透机理的数值模拟 | 第38-64页 |
·煤岩破坏的强度理论 | 第38-40页 |
·剪切破坏强度理论 | 第39页 |
·拉伸破坏强度理论 | 第39页 |
·断裂破坏强度理论 | 第39-40页 |
·损伤破坏强度理论 | 第40页 |
·损伤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第40-43页 |
·煤岩损伤本构关系 | 第40-42页 |
·煤岩破坏准则 | 第42-43页 |
·RFPA 软件介绍 | 第43-44页 |
·RFPA 软件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网格划分 | 第44-45页 |
·基元赋值 | 第45-46页 |
·应力计算 | 第46页 |
·相变分析 | 第46页 |
·RFPA 程序工作流程 | 第46-48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数值实验 | 第48-63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卸压增透机理数值模拟 | 第48-59页 |
·试验矿井煤体卸压半径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应用与效果考察 | 第64-92页 |
·潘一矿水力冲孔的应用与考察 | 第64-71页 |
·潘一矿试验地区概况 | 第64-67页 |
·潘一矿水力冲孔措施应用情况 | 第67-68页 |
·水力冲孔措施的效果考察分析 | 第68-70页 |
·钻孔瓦斯流量效果考察分析 | 第70-71页 |
·钻屑解吸指标效果考察分析 | 第71页 |
·潘二矿水力冲孔的应用与考察 | 第71-77页 |
·潘二矿试验工作面概况 | 第71-73页 |
·潘二矿水力冲孔措施应用情况 | 第73-75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效果考察分析 | 第75-77页 |
·潘三矿水力冲孔的应用与考察 | 第77-82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布置方式 | 第77-79页 |
·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效果考察分析 | 第79-82页 |
·谢桥矿水力冲孔的应用与考察 | 第82-86页 |
·谢桥矿试验工作面概况 | 第82页 |
·水力冲孔技术参数及效果分析 | 第82-86页 |
·水力冲孔技术参数之间关系的确定 | 第86-90页 |
·水压与出煤量的关系 | 第86-87页 |
·破煤临界水压和有效水压与f 值的关系 | 第87-88页 |
·出煤速度与水压的关系 | 第88页 |
·冲孔时间与出煤量的关系 | 第88-89页 |
·钻孔角度与出煤量的关系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