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TK程序下的锅炉炉内过程的可视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次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综述 | 第11-13页 |
| ·概述 | 第1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可视化技术综述 | 第13-15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2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及实验数据 | 第17-24页 |
| ·概述 | 第17-18页 |
| ·炉内过程数值模拟所需的模型 | 第18-21页 |
| ·两相流模型 | 第18-19页 |
| ·挥发分释放模型 | 第19页 |
| ·辐射模型 | 第19-20页 |
| ·气相湍流燃烧 | 第20页 |
| ·焦碳的燃烧反应模型 | 第20-21页 |
| ·W型锅炉的实验数据 | 第21-22页 |
| ·本文采用的FLUENT求解模型 | 第22-24页 |
| 3 CFD数据的接口设计 | 第24-30页 |
| ·RANS数据的接口设计 | 第24-26页 |
| ·DNS和LES数据的接口设计 | 第26-30页 |
| 4 炉内过程的基础显示 | 第30-45页 |
| ·几何结构的面绘制 | 第30-33页 |
| ·等值面的绘制 | 第33-36页 |
| ·体绘制及虚拟漫游 | 第36-40页 |
| ·虚拟漫游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体绘制 | 第37-40页 |
| ·优化显示的细节处理 | 第40-45页 |
| ·颜色映射的优化 | 第40-42页 |
| ·不同坐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5页 |
| 5 基于流线生成算法的流场显示 | 第45-58页 |
| ·流线生成算法简介 | 第46-48页 |
| ·流线的显示 | 第48-53页 |
| ·流管和流面的显示 | 第53-58页 |
| 6 流场数据的不同方式提取 | 第58-70页 |
| ·利用固定的虚拟方式提取流场数据 | 第58-62页 |
| ·利用可移动的虚拟方式提取流场数据 | 第62-67页 |
| ·利用可移动的虚拟探针提取数据 | 第62-64页 |
| ·利用可移动的虚拟切片提取数据 | 第64-67页 |
| ·同步绘制的实现 | 第67-70页 |
| ·利用固定式虚拟探针提取数据后的同步绘制 | 第67-68页 |
| ·利用可移动式虚拟探针提取数据后的同步绘制 | 第68-70页 |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70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0-71页 |
|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