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中风—慢病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引言第15-19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9-34页
 一、慢病健康管理概述第19-21页
  (一) 慢病概要第19页
  (二) 健康管理的内涵第19-20页
  (三) 慢病健康管理及意义第20-21页
 二、中风与慢病健康管理第21-23页
  (一) 中风病基本概述第21-22页
  (二) 卒中单元对中风病的影响第22页
  (三) 慢病健康管理对中风病防治的意义第22-23页
 三、我国慢病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一) 慢性病与健康管理研究第23-24页
  (二) 慢病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第24-25页
  (三) 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第25-26页
 四、中医药在中风慢病管理中的优势第26-28页
  (一)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防治的认识第26-27页
  (二) 中医药在中风病防治中的优势第27-28页
  (三)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中风慢病管理第28页
 五、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第28-30页
  (一)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研发步伐缓慢第28-29页
  (二) 缺乏有中医特色的慢病健康管理系统第29-30页
 六、构建有中医特色的"中风慢病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第30-34页
  (一) 中风-慢病防治的迫切需求第30-31页
  (二)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产物第31页
  (三)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必然结果第31-32页
  (四) 中医临床病案信息管理的确实需要第32-34页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34-44页
 一、技术路线第34-35页
 二、研究方法第35-44页
第三章 中风-慢病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44-51页
 一、需求分析概述第44页
 二、系统总体需求分析第44-46页
  (一) 我国健康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二) 我院慢病管理系统的不足第45页
  (三) 中风-慢病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第45-46页
 三、系统设计目标与可行性分析第46-47页
  (一) 系统总体功能目标第46页
  (二) 系统总体性能目标第46页
  (三) 系统可行性分析第46-47页
 四、系统功能需求调查第47-51页
  (一) 调查对象第47页
  (二) 调查方法第47页
  (三) 调查内容第47页
  (四) 调查结果第47-51页
第四章 中风-慢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1-86页
 一、系统基本架构设计第51-57页
  (一) 系统平台结构的设计第51-52页
  (二) 系统框架设计第52-53页
  (三)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53-55页
  (四) 系统操作与数据流程设计第55-57页
 二、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第57-67页
  (一) 逻辑设计第57-67页
  (二) 物理设计第67页
 三、系统数据结构的实现第67-68页
 四、数据库数据初始化第68页
 五、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第68-86页
第五章 中风-慢病管理系统的应用第86-102页
 一、研究目的第86页
 二、研究对象第86页
 三、研究方法第86页
 四、研究结果第86-98页
 五、应用讨论第98-102页
第六章 讨论第102-109页
 一、探索适合的中风慢病管理研究方法第102-103页
 二、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信息系统记录第103-104页
 三、建立中风慢病健康管理研究的信息模型第104-105页
 四、网络健康信息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第105-106页
 五、中风慢病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第106-107页
 六、中风-慢病管理研究平台的特色第107-109页
结语第109-112页
 一、本文工作总结第109-110页
 二、本文的创新点第110页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年份蕲艾的理化效应差异研究
下一篇: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