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蕲艾的理化效应差异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4-33页 |
| 1. 灸法的历史发展 | 第14-19页 |
| ·概念与分类 | 第14-16页 |
| ·古医籍中对灸法的认识 | 第16-17页 |
| ·灸法的现代概况 | 第17-19页 |
| 2. 灸材的研究 | 第19-29页 |
| ·灸法的材料 | 第19-20页 |
| ·艾为最佳施灸材料的研究 | 第20-22页 |
| ·艾的相关成分分析 | 第22-27页 |
| ·艾灸的临床实验研究 | 第27-29页 |
| 3. 影响灸法疗效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 | 第29-33页 |
| ·灸材 | 第29-30页 |
| ·灸量 | 第30-32页 |
| ·操作方法 | 第32页 |
| ·选穴 | 第32-33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3-52页 |
| 1. 实验一 艾绒组分研究 | 第33-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40页 |
| ·实验讨论 | 第40-44页 |
| 2. 实验二 艾灸与艾绒挥发油镇痛实验比较研究 | 第44-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 ·实验讨论 | 第46-48页 |
| 3. 实验三:艾灸与艾绒挥发油抗疲劳试验对比研究 | 第48-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 ·实验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52-63页 |
| 1. 研究材料 | 第52-53页 |
| ·研究对象 | 第52页 |
| ·研究设备及场地 | 第52-5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 ·分组方法 | 第53页 |
| ·操作方法 | 第53页 |
| ·观察指标 | 第53页 |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53页 |
| ·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 3.研究结果 | 第54-58页 |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54-55页 |
| ·穴位体表温度比较 | 第55-56页 |
| ·舒适度比较 | 第56-57页 |
| ·接受度比较 | 第57-58页 |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58页 |
| 4. 讨论 | 第58-63页 |
| ·灸材选择的分析 | 第58-59页 |
| ·温和灸的选择 | 第59-61页 |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结语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