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组织和管理论文

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1. 绪论第18-37页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8-19页
     ·研究背景第18页
     ·选题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9-27页
     ·关于1892-1921年间报刊与小说互动的研究第19-20页
     ·关于1921-1958年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1958-1995年间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研究第21-22页
     ·关于1995-2008年间创意资源“一意多用”的研究第22-27页
   ·核心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7-32页
     ·核心观点第27页
     ·研究思路第27-31页
     ·研究方法第31-32页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第32-35页
     ·出版业中的创意资源第32-33页
     ·替代和互补关系第33页
     ·规模经济和“可共享的投入”第33-34页
     ·产业融合第34页
     ·创意资源的配置第34-35页
   ·创新与不足第35-37页
2. 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以1892-1921年为中心)第37-51页
   ·印刷媒体之间互动的历史背景第37-40页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条件第37-39页
     ·印刷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第39-40页
   ·小说与报刊的互动关系第40-45页
     ·近代报刊的规模经济显著第41-43页
     ·结集出版——报刊连载小说的价值链延伸第43-45页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第45-49页
     ·民国时期丛书出版概况第45-46页
     ·丛书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第46-47页
     ·丛书出版的社会效益第47-48页
     ·丛书出版是既有图书价值链的延伸第48-49页
   ·对媒体互动效应的评价第49页
     ·互补性程度比较高第49页
     ·互动的成本比较低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3. 出版与影视的互动(以1921-1995年为中心)第51-61页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历史背景第51-55页
     ·出版与影视的产业属性第51页
     ·出版与影视的历史发展第51-55页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方式第55-58页
     ·民国时期电影对出版业“可共享投入”的利用第55-56页
     ·1958年以后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发展变化第56-58页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第58-59页
     ·互动延伸了图书产品的价值链第58-59页
     ·互动延伸了影视产品的价值链第59页
   ·对出版与影视互动效应的评价第59-60页
     ·互补性程度较高第59-60页
     ·互动的成本较高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4. 网络出版——多种媒体互动(1995-2008年)第61-72页
   ·网络出版的历史背景第61-65页
     ·网络出版的发展阶段第61-62页
     ·网络出版的概念与特点第62-64页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第64-65页
   ·网络出版及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第65-68页
     ·网络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第65-67页
     ·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第67-68页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和新的产业分工、合作第68-69页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第68页
     ·网络出版引起新的产业分工、合作第68-69页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重构第69-70页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延伸第69-70页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分解第70页
   ·对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效应评价第70-71页
     ·替代性很强第70页
     ·实现互补的成本高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网络出版的多元应用与最新发展(2000-2008年)第72-104页
   ·各种网络出版形式兴起的历史背景第72-77页
     ·电子书的出现和发展第72-73页
     ·手机图书的出现和发展第73-75页
     ·按需出版的出现与发展第75-76页
     ·博客及博客图书的出现与发展第76-77页
   ·电子书与媒体互动第77-85页
     ·电子书出版模式第77-81页
     ·三家最有影响力的数字图书馆第81-83页
     ·制约电子书发展规模的因素第83-85页
   ·手机图书与媒体互动第85-90页
     ·手机图书市场的多方博弈第85-87页
     ·增加制度和技术的有效供给,形成“可共享投入”第87-89页
     ·手机媒体与传统出版的互动方式第89-90页
   ·按需出版与媒体互动第90-97页
     ·按需出版的基本模式第90页
     ·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关系第90-92页
     ·发挥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作用,优化产业结构第92-94页
     ·按需出版规模化发展的多层次要求第94-97页
   ·博客图书与媒体互动第97-101页
     ·从博客到博客图书第97-100页
     ·博客营销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6. 总结和展望第104-124页
   ·研究成果的总结第104-111页
     ·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第104-105页
     ·不同的媒体各有其传播优势第105-106页
     ·信息传播技术是形成“可共享投入”的前提第106-108页
     ·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丰富了创意资源配置的方式第108-109页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第109-110页
     ·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互动效应有所不同第110-111页
   ·我国出版业跨媒体互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11-117页
     ·管理体制问题第111-114页
     ·信息化建设问题第114-115页
     ·出版人才问题第115-116页
     ·产业链建设问题第116页
     ·版权保护的问题第116-117页
   ·提高出版业创意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对策第117-124页
     ·加快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第117-118页
     ·加快信息化建设第118-119页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119-120页
     ·加强产业链建设第120-121页
     ·加强版权保护,实现有偿共享第121-122页
     ·以技术和经营创新提高媒体互动的互补性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9页
后记第129-130页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行为管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