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景区景观提升研究
——以洛阳市周山森林公园景观提升规划设计项目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国外关于森林文化景区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关于森林文化景区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3 总结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1 资料分析法 | 第19-20页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1.5.3 案例分析归纳法 | 第20页 |
1.5.4 实践参与法 | 第20-21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研究 | 第22-34页 |
2.1 景区 | 第22-23页 |
2.1.1 景区概念 | 第22页 |
2.1.2 景区分类 | 第22-23页 |
2.2 森林文化景区 | 第23-24页 |
2.2.1 森林文化景区概念 | 第23页 |
2.2.2 森林文化景区的功能 | 第23-24页 |
2.3 景观提升 | 第24-33页 |
2.3.1 景观提升概念 | 第24-25页 |
2.3.2 森林文化景区景观提升方向 | 第25-27页 |
2.3.3 森林文化景区景观提升的原则 | 第27-28页 |
2.3.4 森林文化景区景观提升内容 | 第28-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34-52页 |
3.1 案例一: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第34-39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3.1.2 项目特色 | 第35-39页 |
3.2 案例二:昆山城市生态森林公园 | 第39-44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39-40页 |
3.2.2 项目特色: | 第40-44页 |
3.3 案例三:海南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 第44-47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44页 |
3.3.2 项目特色 | 第44-47页 |
3.4 案例四:德国埃伦泽溏城市森林 | 第47-50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47页 |
3.4.2 项目特色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森林文化景区景观提升方法 | 第52-65页 |
4.1 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4.1.1 游憩功能方面 | 第52-53页 |
4.1.2 生态方面 | 第53页 |
4.1.3 文化方面 | 第53-54页 |
4.2 景观提升方法 | 第54-64页 |
4.2.1 完善游憩功能 | 第54-56页 |
4.2.2 提升生态效益 | 第56-60页 |
4.2.3 传承文化特色 | 第60-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洛阳市周山森林公园景观提升规划设计 | 第65-100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65-67页 |
5.1.1 区位分析 | 第65-66页 |
5.1.2 上位规划 | 第66-67页 |
5.2 现状调查分析 | 第67-75页 |
5.2.1 项目基址现状 | 第67-71页 |
5.2.2 问卷调查 | 第71-75页 |
5.3 现状条件分析 | 第75-76页 |
5.3.1 有利条件 | 第75页 |
5.3.2 不利条件 | 第75-76页 |
5.4 提升目标与策略 | 第76-78页 |
5.4.1 提升思路 | 第76-77页 |
5.4.2 提升的原则 | 第77页 |
5.4.3 提升目标 | 第77页 |
5.4.4 提升策略 | 第77-78页 |
5.5 景观提升方案 | 第78-99页 |
5.5.1 游憩功能完善 | 第78-89页 |
5.5.2 生态效益提升 | 第89-93页 |
5.5.3 文化特色展现 | 第93-99页 |
5.6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洛阳市周山森林公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105-10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