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侧沟对黑眶蟾蜍幼体逃生能力的影响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两栖类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侧沟对两栖类的致死影响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实验区域自然概况 | 第15-17页 |
·气候状况 | 第15-16页 |
·植被类型 | 第16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茜坑水库侧沟类型调查 | 第17-18页 |
·调查时间 | 第17页 |
·调查地点 | 第17-18页 |
·调查指标 | 第18页 |
·数据获取方法 | 第18页 |
·茜坑水库两栖种类调查 | 第18-20页 |
·调查时间 | 第18页 |
·调查地点 | 第18-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野外放生实验 | 第20-21页 |
·实验时间 | 第20页 |
·实验地点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室内控制实验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黑眶蟾蜍最大跳远距离实验 | 第21页 |
·黑眶蟾蜍最大跳跃高度实验 | 第21页 |
·黑眶蟾蜍最大倾角攀附实验 | 第21-22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侧沟类型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库区两栖类调查 | 第24页 |
·野外放生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侧沟深度对蟾蜍逃出率的影响 | 第25页 |
·有无植被入侵状况下侧沟对蟾蜍逃出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侧沟边坡倾角对蟾蜍逃出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侧沟壁粗糙度对蟾蜍的影响 | 第28页 |
·室内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黑眶蟾蜍最大跳远能力实验 | 第28页 |
·黑眶蟾蜍最大跳跃高度实验 | 第28-29页 |
·黑眶蟾蜍最大倾角攀附能力实验 | 第29-31页 |
5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附录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