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8页 |
·引言 | 第8页 |
·锂离子电池的简介 | 第8-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8-10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组成 | 第12-19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2-13页 |
·锂离子负极材料 | 第13-14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溶剂 | 第15-18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解质 | 第18-19页 |
·电解液添加剂 | 第19-20页 |
·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防过充添加剂的种类及特点 | 第21页 |
·氧化还原对添加剂 | 第21-24页 |
·电聚合添加剂 | 第24-26页 |
·防过充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和意义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即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2-氯苯甲醚对锂离子电池防过充性能研究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30页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2-氯苯甲醚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32-33页 |
·2-氯苯甲醚对电池的安全测试 | 第33-34页 |
·2-氯苯甲醚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添加剂对电池性能影响的改善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防过充添加剂联用技术初步研究 | 第37-48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39页 |
·电极制作和电池组装 | 第39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电解液铂微电极循环伏安分析 | 第40-41页 |
·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分析 | 第41-43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43-45页 |
·机理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防过充添加剂联用技术的改进与优化研究 | 第48-56页 |
·前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电解液配制 | 第48页 |
·电池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铂微电极循环伏安分析 | 第49-50页 |
·添加剂在正极材料表面行为研究 | 第50-51页 |
·过充测试 | 第51页 |
·添加剂耐压测试 | 第51-53页 |
·添加剂对电池常温、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添加剂对电池低温搁置后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添加剂对电池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