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 第12-13页 |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 第13-15页 |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第15-16页 |
·其他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 | 第16-17页 |
·化学絮凝剂脱色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无机絮凝剂脱色 | 第17页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脱色 | 第17-20页 |
·微生物絮凝剂脱色 | 第20页 |
·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絮凝剂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EPI-DMA的合成及性能试验 | 第22-40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EPI-DMA的制备及分析 | 第24-25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24页 |
·EPI-DMA的制备和提纯 | 第24-25页 |
·EPI-DMA粘度的测定 | 第25页 |
·EPI-DMA阳离子度的测定 | 第2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摩尔比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乙二胺用量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 | 第27页 |
·单体质量百分率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聚合时间对聚合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正交实验 | 第29-30页 |
·EPI-DMA絮凝性能试验 | 第30-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EPI-DMA处理模拟废水效果 | 第32-36页 |
·EPI-DMA处理实际废水效果 | 第36-38页 |
·EPI-DMA处理含油废水效果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EPI-DMA与P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 第40-48页 |
·引言 | 第40页 |
·PAC-EPI-MA的制备 | 第40-42页 |
·PAC的制备 | 第40-42页 |
·PAC-EPI-DMA的制备 | 第42页 |
·PAC-EPI-DMA的絮凝效果试验 | 第42-47页 |
·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试验 | 第42-44页 |
·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试验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EPI-DMA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应用 | 第48-56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EPI-DMA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 第49-50页 |
·EPI-DMA含量的测定 | 第50页 |
·Hg~(2+)、Pb~(2+)、Cr(VI)的分析方法 | 第50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50页 |
·EPI-DMA/膨润土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EPI-DMA浓度对膨润土改性的影响 | 第51页 |
·反应温度对膨润土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值对膨润土改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反应时间对膨润土改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改性膨润土处理模拟废水试验 | 第54-55页 |
·EPI-DMA/膨润土脱色试验 | 第54页 |
·EPI-DMA/膨润土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试验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EPI-DMA絮凝作用机理及絮凝动力学初探 | 第56-62页 |
·胶体的稳定性 | 第56页 |
·絮凝机理 | 第56-59页 |
·压缩双电层 | 第56-57页 |
·吸附电中和作用 | 第57页 |
·吸附架桥作用 | 第57-58页 |
·扫卷沉淀作用 | 第58页 |
·协同作用 | 第58-59页 |
·EPI-DMA絮凝机理 | 第59页 |
·絮凝动力学 | 第59-62页 |
·异向絮凝 | 第59-60页 |
·同向絮凝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