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双组分信号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高等植物的双组分信号系统 | 第11-13页 |
·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 | 第11-12页 |
·乙烯信号转导通路 | 第12页 |
·光敏色素的光信号转导 | 第12-13页 |
·渗透调节途径 | 第13页 |
·蛋白激酶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RACE 技术 | 第14-18页 |
·RACE 技术的原理 | 第14页 |
·RACE 引物的设计 | 第14-15页 |
·3’RACE 反应 | 第15页 |
·几种 5’RACE 反应 | 第15-17页 |
·RACE 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 第17页 |
·RACE 技术的其他应用及其前景 | 第17-18页 |
·酵母表达系统 | 第18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页 |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0-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20-21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21页 |
·引物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32页 |
·大白菜AB-81 植株的培养 | 第21页 |
·Trizol 法提取大白菜总RNA | 第21-22页 |
·反转录反应 | 第22页 |
·RT-PCR 反应 | 第22-23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3页 |
·连接反应 | 第23页 |
·转化反应 | 第23-26页 |
·测序 | 第26页 |
·3’RACE 反应 | 第26-27页 |
·5’RACE 反应 | 第27-29页 |
·5’端序列的扩增 | 第29-30页 |
·酵母转化培养 | 第30页 |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HK4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PHK4 基因 cDNA 的分离 | 第32-35页 |
·大白菜总RNA 的提取及反转录反应 | 第32页 |
·PHK4 基因 cDNA 序列 2065 bp 片段的获得 | 第32-33页 |
·3’RACE 扩增 PHK4 基因 cDNA 的 3’末端序列 | 第33页 |
·PHK4 基因 cDNA 的 5’端序列的获得 | 第33-34页 |
·PHK4 基因 cDNA 序列 3156 bp 片段的获得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酵母培养 | 第35-36页 |
·真核表达载体的扩增 | 第35页 |
·酵母转化培养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48页 |
·大白菜PHK4 基因的核酸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核酸开放阅读框分析 | 第36页 |
·PHK4 基因与AHK4 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析 | 第36页 |
·PHK4 基因与AHK4 基因的CDS 序列的碱基组成比较 | 第36-37页 |
·PHK4 基因蛋白质功能分析及结构预测 | 第37-47页 |
·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 | 第37-38页 |
·疏水性分析 | 第38-40页 |
·磷酸化位点预测 | 第40-41页 |
·信号肽分析 | 第41-42页 |
·跨膜区分析 | 第42页 |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42-43页 |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预测 | 第43-44页 |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第44-45页 |
·遗传进化分析 | 第45-47页 |
·大白菜PHK4 3’端编码序列分析 | 第47-48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8-52页 |
·基因序列获得方法的比较 | 第48-5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8-49页 |
·PHK4 基因cDNA 序列的获得 | 第49-50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51页 |
·核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页 |
·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缩略语表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