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案导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页 |
第1章 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及教学的主要原则 | 第5-9页 |
·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 | 第5-6页 |
·学案导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 第6-9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6-7页 |
·民主性原则 | 第7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7-8页 |
·和谐性原则 | 第8-9页 |
·反馈性原则 | 第9页 |
第2章 开展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 第9-12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9-10页 |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0-11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1页 |
·教学最优化理论 | 第11-12页 |
第3章 开展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 第12-18页 |
·开展学案导学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 第12-16页 |
·开展学案导学的具体作用 | 第16-18页 |
第4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 | 第18-37页 |
·学案的设计 | 第18-30页 |
·学案的含义 | 第18-19页 |
·学案的特点 | 第19-20页 |
·设计学案的原则 | 第20-23页 |
·学案的组成要素 | 第23-25页 |
·学案的基本形式 | 第25-29页 |
·编写学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9-30页 |
·课堂实施的教学基本环节 | 第30-37页 |
第5章 实施学案导学的深层思考 | 第37-41页 |
·贯彻落实学案导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 第37页 |
·学案导学的落实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 | 第37-40页 |
·学案导学的落实需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定位 | 第40页 |
·学案导学会出现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 第40页 |
·学案导学并不排斥原有的教学方法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