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7-32页 |
·顾客认知价值概念的研究 | 第17-20页 |
·国外顾客认知价值的研究 | 第17-19页 |
·国内顾客认知价值的研究 | 第19-20页 |
·顾客认知价值的评估方法研究 | 第20-22页 |
·定性表述法 | 第20页 |
·定量测量法 | 第20-22页 |
·顾客认知价值的维度研究 | 第22-23页 |
·方法选择分析 | 第23-25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原理概论 | 第25-30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25-27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假定 | 第27-28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基本应用步骤 | 第29-30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0-32页 |
第3章 产品虚拟前后顾客认知价值评估实验设计 | 第32-41页 |
·实验假设 | 第32-33页 |
·调查设计 | 第33-38页 |
·产品选择 | 第33-36页 |
·问卷设计 | 第36-37页 |
·调查对象设计及确定 | 第37-38页 |
·数据收集与准备 | 第38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评估 | 第38-40页 |
·信度分析 | 第38-39页 |
·效度分析 | 第39-40页 |
·联合分析的程序文件 | 第40-41页 |
第4章 联合分析的分析结果 | 第41-57页 |
·群体数据比较 | 第41-44页 |
·群体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群体协方差分析 | 第42页 |
·群体判别分析 | 第42-44页 |
·联合分析法数据分析模型 | 第44-45页 |
·产品虚拟前顾客认知价值联合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产品虚拟后顾客认知价值联合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产品虚拟过程中顾客认知价值损溢联合分析结果 | 第49-52页 |
·联合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产品虚拟前后各关键属性的权重分析 | 第52-54页 |
·损溢值的关键属性权重分析 | 第54-55页 |
·对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应用 | 第55-57页 |
·优化产品虚拟过程 | 第55-56页 |
·提高网络营销水平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B(产品虚拟前后顾客认知价值调查卡片) | 第63-66页 |
附录C(产品虚拟前顾客认知价值表(scoreoffline)) | 第66-67页 |
附录D(产品虚拟后顾客认知价值表(scoreonline)) | 第67-68页 |
附录E(产品虚拟过程中顾客认知价值损溢表(lost)) | 第68-69页 |
附录F(联合分析程序) | 第69-71页 |
附录G(实验中的虚拟产品) | 第71-72页 |
附录H(基于联合分析法的预测值)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