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建设工程合同及争议的现状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9-11页 |
第一章 建设工程合同特殊性分析 | 第11-26页 |
第一节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11-15页 |
一、建设工程合同概念 | 第11-12页 |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 | 第12-14页 |
三、建设工程合同的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沿革 | 第15-18页 |
第三节 建设工程合同难点分析 | 第18-26页 |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 | 第18-19页 |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 | 第19-20页 |
三、建设工程合同转包及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 | 第20-22页 |
四、建设工程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难点分析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 | 第26页 |
第二节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的类型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专家评判机制(一) | 第30-37页 |
第一节 专家评判机制的概念和性质 | 第30-31页 |
一、专家评判机制的概念 | 第30-31页 |
二、专家评判机制的性质 | 第31页 |
第二节 专家评判机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 第31-34页 |
一、专家评判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31-32页 |
二、专家评判机制的原则 | 第32-34页 |
第三节 专家评判机制的实践应用 | 第34-37页 |
一、FIDIC合同标准文件等的争议解决方式 | 第34-35页 |
二、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争议解决方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专家评判机制(二)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传统解决模式 | 第37-40页 |
一、和解 | 第37-38页 |
二、调解 | 第38页 |
三、仲裁与诉讼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专家评判机制与我国传统争议解决模式的比较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争议采用专家评判机制的建议 | 第43-47页 |
第一节 我国引进专家评判机制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争议专家评判机制的具体化建议 | 第44-47页 |
一、专家评判机制中专家裁判的效力 | 第44-45页 |
二、专家评判机制的程序建议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