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矮秆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5页
 1 利用偃麦草种质的研究第9-11页
   ·偃麦草属的分类与地理分布第9页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成第9-10页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特性第10页
   ·中间偃麦草优良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利用第10-11页
 2 近缘物种中优良基因向小麦中的转移和利用第11-14页
   ·自发易位第12页
   ·利用ph(Pairing homoeologous)基因相关的遗传因子诱导易位第12-13页
   ·利用电离辐射诱发易位第13页
   ·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易位第13-14页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易位第14页
   ·其他诱发易位的方法第14页
 3 普通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质)检测与定位第14-21页
   ·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第15-16页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第16-17页
     ·染色体核型分析第16页
     ·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分析第16-17页
     ·染色体分带第17页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第17-19页
     ·同工酶标记第18页
     ·贮藏蛋白标记第18-19页
   ·染色体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第19-20页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第20-21页
 4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第21-24页
   ·小麦矮秆基因的类型第21-22页
   ·赤霉酸反应突变体第22-24页
     ·GA不敏感矮化突变体第23-24页
     ·GA敏感细长型突变体第24页
 立题依据、实验目的第24-25页
  1. 立题依据第24页
  2. 实验目的第24-25页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1 试验材料第25页
 2 试验方法第25-30页
   ·田间试验第25页
   ·农艺性状考察第25-26页
   ·细胞学研究第26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第26-29页
   ·赤霉酸(GA_3)反应第29-30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1 农艺性状第30页
 2 细胞学分析第30-34页
   ·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第31页
   ·花粉母细胞结果分析第31-34页
 3 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与分析第34页
 4 赤霉酸(GA3)鉴定第34-36页
   ·幼苗形态观察第34-35页
   ·第一叶和胚芽鞘长度t检验第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6-39页
 1 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及矮化基因类型第36-37页
 2 矮化基因的遗传背景第37-38页
 3 矮化基因与赤霉酸反应第38页
 4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族赖草属三个物种的生物系统学研究
下一篇:9个不同遗传背景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