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赖草属的分类历史 | 第10-14页 |
·赖草属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第14-15页 |
·形态特征 | 第14页 |
·地理分布 | 第14-15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15-16页 |
·染色体组分析 | 第16-19页 |
2 立题依据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亲本及杂种的形态学研究 | 第20页 |
·人工杂交 | 第20-21页 |
·染色体配对分析 | 第21页 |
·育性检测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杂交组合 | 第22-23页 |
·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 | 第24-25页 |
·杂种花粉育性 | 第25-27页 |
5 讨论 | 第27-31页 |
·赖草属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 | 第27-28页 |
·赖草属三个物种不同居群的种间关系 | 第28-29页 |
·赖草属与新麦草属的属间关系 | 第29-30页 |
·染色体组分析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