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概述 | 第12-22页 |
·应用层组播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4页 |
·组播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组播拥塞控制协议的评价目标 | 第14-16页 |
·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分类 | 第16-17页 |
·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一对多TCP 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模型 | 第18-19页 |
·单源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模型 | 第19-20页 |
·基于速率的多源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模型 | 第20-21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一种新的应用层多源组播拥塞控制方案 | 第22-32页 |
·方案概述 | 第22页 |
·应用层组播节点结构 | 第22-23页 |
·窗口反压机制控制模型 | 第23-24页 |
·节点内部转移调度模型 | 第24-27页 |
·多outputbuffer 转移策略 | 第25页 |
·共享outputbuffer 转移策略 | 第25-26页 |
·形式化说明 | 第26-27页 |
·流拥塞信息反馈模型 | 第27-29页 |
·需求说明及定义 | 第27-28页 |
·反馈策略及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问题与改进 | 第29-30页 |
·与已有方法的不同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OMCC-基于应用层多源组播拥塞控制方案的原型系统 | 第32-41页 |
·总体设计 | 第32-33页 |
·算法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邻居表 | 第34页 |
·成员表 | 第34-35页 |
·数据包设计 | 第35-37页 |
·公共字段 | 第35页 |
·节点间的数据包 | 第35-36页 |
·流拥塞信息反馈数据包 | 第36页 |
·节点初始化信息数据包 | 第36页 |
·其他控制数据包 | 第36-37页 |
·功能验证 | 第37-40页 |
·反压机制的有效性 | 第37-39页 |
·共享资源的公平性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实验与性能评测 | 第41-57页 |
·PlanetLab 简介 | 第41-42页 |
·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有效性 | 第43-47页 |
·比较模式 | 第43页 |
·评价参数 | 第43-44页 |
·测试环境及所用拓扑 | 第44页 |
·组播相关参数 | 第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公平性 | 第47-52页 |
·微观公平性 | 第47-50页 |
·宏观公平性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可扩展性 | 第52-56页 |
·不拥塞情况 | 第53-54页 |
·拥塞情况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