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目录 | 第13-18页 |
图目录 | 第18-19页 |
表目录 | 第19-22页 |
1 绪论 | 第22-38页 |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研究背景 | 第22-24页 |
·问题提出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9-35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35-3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8-52页 |
·关于供应链融资研究 | 第38-41页 |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 第38-40页 |
·农户供应链融资研究 | 第40-41页 |
·关于信贷配给研究 | 第41-46页 |
·信贷配给的产生原因 | 第41-43页 |
·信贷配给的解决方法 | 第43-46页 |
·关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 第46-47页 |
·关于信用的研究 | 第47-52页 |
·信用的概念与范围 | 第47-48页 |
·信用的产生条件 | 第48-49页 |
·信用问题及其治理 | 第49-52页 |
3 产业组织演进中的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 | 第52-82页 |
·产业组织演进的基本趋势 | 第52-53页 |
·制造业产业组织演进趋势 | 第52页 |
·涉农产业组织演进趋势 | 第52-53页 |
·产业组织演进与供应链管理发展 | 第53-61页 |
·产业组织演进与供应链网络治理 | 第53-55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 | 第55-60页 |
·涉农供应链网络治理的特殊性 | 第60-61页 |
·产业组织演进与供应链金融发展 | 第61-80页 |
·产业组织演进与供应链金融产生 | 第62-67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供应链金融深化 | 第67-74页 |
·涉农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与探索 | 第74-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供应链融资动态信用理论及其基本假说 | 第82-110页 |
·引言 | 第82页 |
·动态信用理论框架 | 第82-88页 |
·动态信用概念内涵 | 第82-84页 |
·动态信用基本命题 | 第84-85页 |
·动态信用形成条件 | 第85-87页 |
·动态信用逻辑体系 | 第87-88页 |
·动态信用内在基础 | 第88-92页 |
·嵌入性价值流与主体信用水平 | 第89-90页 |
·嵌入价值形式与授信模式 | 第90-91页 |
·流动资产嵌入性与信用能力 | 第91页 |
·现金流嵌入性与信用风险 | 第91-92页 |
·动态信用外部条件 | 第92-100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主体授信管理 | 第92-96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 | 第96-98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信贷交易成本 | 第98-100页 |
·动态信用机理模型 | 第100-109页 |
·模型构建目标 | 第100-101页 |
·现货市场模式下信用缺失机理 | 第101-104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下信用形成机理 | 第104-108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5 现场实验研究设计 | 第110-136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10-1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10-111页 |
·研究现场与参与主体 | 第111-116页 |
·研究现场 | 第111-114页 |
·参与主体 | 第114-116页 |
·研究程序与问卷设计 | 第116-120页 |
·研究程序设计 | 第116-118页 |
·问卷设计 | 第118-120页 |
·变量测量指标 | 第120-131页 |
·主体信用水平 | 第120-121页 |
·供应链网络治理 | 第121-124页 |
·授信管理机制 | 第124-126页 |
·负债履约机制 | 第126-128页 |
·主体交易特征 | 第128-131页 |
·其它变量 | 第131页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131-134页 |
·数据收集 | 第131-132页 |
·数据分析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6 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检验 | 第136-158页 |
·样本与变量的基本描述 | 第136-143页 |
·样本特征描述 | 第136-138页 |
·变量特征描述 | 第138-143页 |
·总体信用水平检验 | 第143-151页 |
·信用额度 | 第143-145页 |
·信用能力 | 第145-148页 |
·信用风险 | 第148-151页 |
·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检验 | 第151-156页 |
·初步分析 | 第151-154页 |
·假设验证 | 第154-156页 |
·机理分析 | 第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7 基于担保授信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158-176页 |
·概述 | 第158页 |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 | 第158-159页 |
·担保授信下农户信用水平 | 第159-162页 |
·授信额度 | 第159-160页 |
·信用能力 | 第160-161页 |
·信用风险 | 第161-162页 |
·交易伙伴的担保能力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62-173页 |
·担保能力与授信额度变化 | 第163-166页 |
·担保能力与信用能力变化 | 第166-169页 |
·担保能力与信用风险变化 | 第169-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173-176页 |
8 基于农产品质押授信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176-186页 |
·概述 | 第176页 |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 | 第176-177页 |
·农产品质押授信下农户信用水平 | 第177-180页 |
·授信额度 | 第177-178页 |
·信用能力 | 第178-179页 |
·信用风险 | 第179-180页 |
·产品价值控制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80-184页 |
·产品价值控制与授信额度 | 第180-181页 |
·产品价值控制与信用能力 | 第181-182页 |
·产品价值控制与信用风险 | 第182-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184-186页 |
9 基于订单质押授信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以粮食订单为例 | 第186-202页 |
·概述 | 第186页 |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 | 第186-189页 |
·订单质押授信下农户信用水平 | 第189-191页 |
·授信额度 | 第189-190页 |
·信用能力 | 第190-191页 |
·信用风险 | 第191页 |
·交易伙伴信用能力、价值控制水平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91-195页 |
·交易伙伴信用能力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91-193页 |
·交易伙伴价值控制水平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93-195页 |
·供应链金融教育与农户信用水平 | 第195-199页 |
·供应链金融教育与授信额度测算 | 第195-196页 |
·供应链金融教育与信用能力评价 | 第196-198页 |
·供应链金融教育与信用风险评价 | 第198-19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9-202页 |
10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202-210页 |
·研究结论 | 第202-208页 |
·研究展望 | 第208-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0页 |
附录 | 第220-226页 |
附录1:前测调查问卷 | 第220-221页 |
附录2:后测调查问卷 | 第221-22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