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第10-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趋势 | 第14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难点及其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本文难点 | 第14-15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四川省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16-23页 |
·四川省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18页 |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 第18页 |
·四川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第18-20页 |
·水资源总量 | 第18-19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第19-20页 |
·四川省水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 第20-23页 |
·水资源需求预测 | 第20-22页 |
·水资源供给预测 | 第22-23页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23-35页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内涵 | 第23页 |
·水资源的界定、分类与特征 | 第23-25页 |
·水资源概念的界定 | 第23-25页 |
·水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第25页 |
·科学发展观与水资源 | 第25-30页 |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 | 第25-27页 |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27-28页 |
·水资源与以人为本 | 第28-30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30-33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第30-31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体系 | 第31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承载力 | 第32-33页 |
·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 | 第33-34页 |
·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34-35页 |
第4章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 第35-46页 |
·指导原则 | 第35-36页 |
·促进发展 | 第35页 |
·以人为本 | 第35页 |
·可持续性 | 第35-36页 |
·统筹兼顾 | 第36页 |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 | 第36-37页 |
·加强设施建设,提高开发利用技术 | 第37-39页 |
·供水设施的革新和供水手段提高 | 第37-38页 |
·节水技术的提高 | 第38-39页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第39页 |
·加强水权制度建设 | 第39-41页 |
·加强水权管理 | 第40页 |
·加强水价管理 | 第40-41页 |
·加强排污权管理 | 第41页 |
·公众参与 | 第41-43页 |
·公众参与的必要 | 第41-42页 |
·公众参与的途径 | 第42-43页 |
·其它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 第43-44页 |
·资金投入与管理 | 第43页 |
·科技人才投入与管理 | 第43-44页 |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 | 第44-46页 |
·地震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 第44-45页 |
·震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