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有色金属工业论文

从含锗烟尘浸出与萃取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6页
第一章 绪言第16-36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6-23页
     ·锗矿的分布与特点第17-20页
     ·锗的用途第20-2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3-33页
     ·国内外对锌、锗物料浸出过程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锗生产工艺技术现状与研究综述第25-33页
     ·国内外从煤中提取锗第33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3页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第33-34页
   ·本课题的创新性第34-36页
第二章 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火法富集工艺第36-41页
   ·工艺简介第36页
   ·富集过程第36-41页
     ·原料、燃料与产物的化学组成第36-37页
     ·冶炼过程原理第37-38页
     ·冶炼工艺第38页
     ·烟化炉吹炼第38-39页
     ·冷却与收尘第39页
     ·汽化冷却装置第39页
     ·主要设备第39-40页
     ·技术指标第40页
     ·技术关键第40-41页
第三章 锗烟尘浸出过程研究第41-69页
   ·锗烟尘的组成第41页
   ·锗烟尘浸出过程热力学分析第41-48页
     ·浸出过程中氧化锌的行为第42-43页
     ·浸出过程中二氧化锗的行为第43-46页
     ·浸出过程中氧化铅的行为第46页
     ·浸出过程中银的行为第46页
     ·浸出过程中二氧化硅的行为第46-47页
     ·浸出过程中其它物种的行为第47-48页
   ·锗烟尘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第48-54页
     ·浸出过程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第48-49页
     ·实验方法与条件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4页
   ·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第54-61页
     ·搅拌强度对锗和锌浸出率的影响第54-57页
     ·浸出温度对锗和锌浸出率的影响第57-58页
     ·液固比对锗和锌浸出率的影响第58-60页
     ·硫酸浓度对锗和锌浸出率的影响第60-61页
   ·含锗烟尘浸出过程动力学初步研究第61-67页
     ·氧化锌浸出过程动力学第61-64页
     ·二氧化锗浸出过程动力学第64-67页
     ·浸出渣第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四章 锌锗的萃取分离工艺研究第69-104页
   ·浸出液的处理第69-72页
     ·中和脱硅第69-71页
     ·硅渣洗涤第71-72页
   ·萃取过程的热力学第72-73页
   ·萃取体系的分类第73-76页
     ·萃取体系的组成第73-74页
     ·萃取体系的分类第74-75页
     ·几种萃取体系的主要特点第75-76页
   ·萃取锗过程中的乳化与消除第76-79页
   ·萃取与反萃取第79-90页
   ·锌—锗分离系数B,锗分配比D第90-92页
   ·影响锗萃取率的因素第92-98页
     ·酸度对锗萃取率的影响第92-93页
     ·配合剂与锗的质量比对锗萃取率的影响第93-94页
     ·相比O/A对锗萃取率影响第94-95页
     ·萃取剂在有机相中的体积比对锗萃取率的影响第95-96页
     ·调相剂浓度对锗萃取率的影响第96-97页
     ·萃取反应时间对锗萃取率的影响第97-98页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取第98-102页
     ·NaOH浓度对锗反萃取率的影响第99-100页
     ·相比对锗反萃取率的影响第100-101页
     ·反萃取时间对锗反萃取率的影响第101-102页
   ·锗萃取率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五章 锗萃合物组成与萃取机理研究第104-117页
   ·红外光谱及其应用简介第104-105页
   ·水相中酒石酸的作用第105-106页
   ·萃取剂TOA在萃取过程中的变化第106-108页
     ·TOA的酸化处理第106-107页
     ·TOA在萃取过程的变化第107-108页
   ·调相剂TBP在萃取过程中的作用第108-111页
     ·TBP在萃取过程的变化第108-109页
     ·TBP在萃取中的作用第109-111页
   ·稀释剂-煤油在萃取过程中的行为第111-113页
   ·萃合物配位数第113-114页
   ·萃合物组成确定第114-116页
     ·等摩尔法测定萃合物的组成第114-115页
     ·饱和法测定萃合物的组成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附录第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2烟气研究
下一篇: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