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文章结构 | 第10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2章 农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农业风险概述 | 第12-15页 |
·农业风险的定义与特性 | 第12页 |
·农业风险的分类 | 第12-14页 |
·农业风险—收益无差异曲线 | 第14-15页 |
·农业风险管理概述 | 第15-20页 |
·农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目标 | 第15-16页 |
·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 第16页 |
·关于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 | 第16-20页 |
·加强农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农业风险管理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20-21页 |
·农业风险管理是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 第21页 |
·农业风险管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 第21-22页 |
第3章 国内外农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2-32页 |
·国外农业风险管理手段 | 第22-26页 |
·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 第22-25页 |
·政府的农业风险管理计划 | 第25-26页 |
·国内农业风险管理经验 | 第26-29页 |
·台湾的农会组织模式 | 第26-27页 |
·河南的“延津模式” | 第27-28页 |
·上海、黑龙江等地的农业保险 | 第28-29页 |
·几点启示 | 第29-32页 |
·将农业保险与农业救济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 第29-30页 |
·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与制度的规范 | 第30页 |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发展期货市场和选择权市场 | 第31-32页 |
第4章 天津市农业风险管理现状 | 第32-44页 |
·天津市农业面临的风险 | 第32-38页 |
·自然风险 | 第32-34页 |
·非自然风险 | 第34-38页 |
·目前天津市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手段 | 第38-44页 |
·针对自然风险的管理手段 | 第38-39页 |
·针对非自然风险的管理手段 | 第39-44页 |
第5章 天津农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农业风险管理主体缺乏抗击风险能力 | 第44页 |
·缺乏一套完备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 | 第45页 |
·扶持政策尚不完善 | 第45页 |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 | 第45-46页 |
·农业风险管理重灾后补救轻灾前预防 | 第46-47页 |
第6章 天津市农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对策建议 | 第47-55页 |
·对可行性模式的构建 | 第47-48页 |
·相关对策建议 | 第48-55页 |
·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风险管理的认识 | 第48-49页 |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 第49页 |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 第49-52页 |
·创新农业风险管理工具 | 第52-53页 |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 第53页 |
·加强农业技术的应用性 | 第53-54页 |
·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