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选题依据 | 第14-16页 |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简介 | 第16-18页 |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物理化学特性 | 第16页 |
·环境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来源及环境中的积累 | 第16-17页 |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环境健康危害 | 第17-18页 |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浓度限值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地下水化学响应规律 | 第19-20页 |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响应规律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5-32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6页 |
·地理位置概况 | 第25页 |
·气象水文概况 | 第25-26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6-27页 |
·地形地貌 | 第26页 |
·地质构造 | 第26页 |
·地层 | 第26-27页 |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第27-30页 |
·地下水埋藏条件 | 第27-29页 |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29-30页 |
·地下水动态 | 第30页 |
·污染场地概况 | 第30-32页 |
第3章 地下水土污染特征分析与评价 | 第32-49页 |
·地下水土的监测、取样与分析 | 第32-36页 |
·污染场地监测井网布置 | 第32-33页 |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点布置 | 第33-34页 |
·污染场地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34-35页 |
·样品测定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土壤石油烃污染特征 | 第36-42页 |
·土壤石油烃背景值的确定 | 第36-40页 |
·土壤石油烃污染评价 | 第40-42页 |
·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 第42-49页 |
·水中有机污染检出情况统计 | 第42-44页 |
·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评价 | 第44-45页 |
·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评价 | 第45-47页 |
·特征污染物的筛选 | 第47页 |
·污染途径 | 第47-49页 |
第4章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地下水化学响应特征 | 第49-58页 |
·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9-51页 |
·地下水现场检测指标时空分布规律 | 第51-53页 |
·氧化还原电位(Eh) | 第51-52页 |
·酸碱度(pH) | 第52-53页 |
·地下水中电子受体及相关还原产物时空分布规律 | 第53-55页 |
·地下水 Fe、Mn 浓度特征 | 第53页 |
·地下水 SO2-4浓度特征 | 第53-55页 |
·地下水 HCO-3浓度特征 | 第55页 |
·地下水生物降解作用的空间分带 | 第55-56页 |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定性评价 | 第56-58页 |
第5章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生物群落响应特征 | 第58-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微生物土壤样品 | 第59页 |
·土壤总 DNA 的提取 | 第59-60页 |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 | 第60页 |
·PCR 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60-61页 |
·切胶回收,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61页 |
·土壤呼吸熵的测定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0页 |
·土壤总 DNA 的提取与 PCR 扩增结果 | 第61-63页 |
·DGGE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土壤-地下水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63-68页 |
·土壤-地下水生态系统微生物活性分析 | 第68-69页 |
·DGGE 条带基因片段的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2-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4页 |
·土壤石油烃污染特征 | 第72页 |
·污染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 第72-73页 |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地下水化学响应特征 | 第73页 |
·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 | 第73-74页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