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现实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方案和拟采取的措施 | 第12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述评 | 第14-28页 |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 第15-25页 |
·针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5-21页 |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21-23页 |
·我国学者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研究 | 第23-25页 |
·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25-27页 |
·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 第25-26页 |
·西方学者对银行业对外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6-27页 |
·国内学者对银行业对外投资的理论的研究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第28-45页 |
·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征与形式 | 第28-32页 |
·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28-29页 |
·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 第29-30页 |
·当前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30-32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驱动因素 | 第32-34页 |
·客户追随型 | 第32-33页 |
·市场驱动型 | 第33页 |
·政策风险规避型 | 第33页 |
·其他动因 | 第33-34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实践 | 第34-43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历程 | 第34-35页 |
·我国银行业国际市场区位选择分析 | 第35-39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第39-43页 |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 | 第43-44页 |
·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增长迅速 | 第43页 |
·国际市场业务增多,但国际化程度比较低 | 第43-44页 |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不均衡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模型分析 | 第45-59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命题与假设 | 第45-50页 |
·内部化优势 | 第46-47页 |
·区位优势 | 第47-50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50-54页 |
·因变量的选取 | 第50页 |
·自变量的选取 | 第50-54页 |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第54页 |
·多元回归模型 | 第54-57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案例分析:中国工商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 第59-66页 |
·中国工商银行对外直接投资成长历程 | 第59-61页 |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 第59页 |
·中国工商银行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第59-61页 |
·中国工商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 | 第61-63页 |
·中国工商银行港澳地区直接投资分析 | 第61页 |
·中国工商银行亚太地区直接投资分析 | 第61-62页 |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地区直接投资分析 | 第62页 |
·中国工商银行其它地区直接投资分析 | 第62-63页 |
·中国工商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评价 | 第63-64页 |
·区位选择过度集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 第63页 |
·“追随客户”型FDI为主,心理距离仍是FDI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63页 |
·激进的对外扩张,新建模式依然为主 | 第63-64页 |
·我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相关建议 | 第64-65页 |
·以港澳及亚太地区为依托,展开全球战略布局 | 第64页 |
·深化推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 | 第64-65页 |
·适当推进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进入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