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抽水蓄能概述 | 第9-15页 |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 | 第9页 |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 | 第9页 |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特点 | 第9-11页 |
·抽水蓄能电站的特殊性 | 第11页 |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 | 第11-13页 |
·抽水蓄能机组特点 | 第13页 |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 第14-15页 |
·论文背景及目的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优化概述 | 第15-16页 |
·国内外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发电工况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抽水工况数学模型 | 第21页 |
·遗传算法的改进和实现 | 第21页 |
·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 | 第23-29页 |
·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简介 | 第23页 |
·抽水工况优化准则 | 第23-25页 |
·水泵效率最高准则 | 第24页 |
·机组效率最高准则 | 第24页 |
·机组能耗最低准则 | 第24-25页 |
·发电工况优化准则 | 第25-27页 |
·空间最优化准则 | 第25-26页 |
·时间最优化准则 | 第26-27页 |
·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运行实现步骤 | 第27页 |
·优化算法选择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遗传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 第29-36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29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第29-30页 |
·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30-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遗传算法模型 | 第36-49页 |
·发电工况 | 第36-44页 |
·最优负荷分配模型 | 第36-42页 |
·最优机组组合模型 | 第42-44页 |
·抽水工况 | 第44-47页 |
·最优负荷分配模型 | 第45-47页 |
·最优机组组合模型 | 第47页 |
·无功负荷约束 | 第47-48页 |
·随机负荷约束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遗传算法模型在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研究 | 第49-65页 |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 第49-50页 |
·抽水蓄能电站基本参数 | 第50-51页 |
·水库特性 | 第50页 |
·电站动能指标 | 第50-51页 |
·机组特性(水轮机工况) | 第51页 |
·机组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水库库容与水位关系曲线 | 第53-54页 |
·机组动力特性曲线的计算与绘制 | 第54-57页 |
·抽水蓄能电站动力特性及动力特性曲线 | 第54页 |
·机组段流量特性曲线的绘制 | 第54-56页 |
·机组出力限制线 | 第56-57页 |
·实时水头下机组的动力特性 | 第57页 |
·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数学模型 | 第57-59页 |
·抽水工况 | 第57页 |
·发电工况 | 第57-59页 |
·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59-62页 |
·厂内机组负荷分配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1页 |
·厂内机组优化组合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2页 |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模型计算实例与分析 | 第62-64页 |
·模型计算 | 第62-63页 |
·运行状况评价与效益估算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1 结论 | 第65-66页 |
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